[发明专利]一种儿童用品中58种致敏性芳香剂的快速检测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092141.4 | 申请日: | 2017-02-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7080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娟;吕庆;张庆;李海玉;白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恒立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16 | 代理人: | 顾珊;庞立岩 |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儿童用品中58种致敏性芳香剂的快速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对样品进行前处理,将所述样品粉碎、混匀后取适量置于44位顶空自动进样器中,或采用溶剂提取,将提取后的溶液置于44位顶空自动进样器中,设定顶空条件,芳香剂挥发转移至气相,将气体引入至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实现检测;所述样品包括布绒、木制和塑料样品;本发明儿童用品中58种致敏性芳香剂的快速检测方法具有较好的线性,较高的选择性、灵敏度、准确度和精密度。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儿童用品 58 种致敏性 芳香剂 快速 检测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儿童用品中58种致敏性芳香剂的快速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样品包括布绒、木制和塑料样品,对所述样品进行前处理:当所述样品为布绒或木制样品时,将所述样品粉碎至粒径小于2mm,混匀,准确称取50mg样品,精确至0.1mg,将其置于20mL顶空瓶中,加入20μL丙酮溶剂,迅速将顶空瓶密封,置于44位顶空自动进样器,在设定顶空条件下进行操作,将定量环中1mL气体引入至GC‑MS实现检测,通过各物质的色谱保留时间和特征离子实现定性,采用空白基质加标标准曲线法定量;当所述样品为塑料样品时,将所述样品粉碎至粒径小于2mm,混匀,准确称取0.1g样品,精确至0.1mg,于20mL玻璃瓶中,加入5mL溶剂溶解,ABS塑料使用丙酮作为溶剂,PS塑料使用二氯甲烷作为溶剂,PVC塑料使用四氢呋喃作为溶剂,然后边摇晃边缓慢加入5mL甲醇,待聚合物沉淀完全,取上清液20μL置于20mL顶空瓶中,迅速将顶空瓶密封,置于44位顶空自动进样器,在设定顶空条件下进行操作,将定量环中1mL气体引入至GC‑MS实现检测,通过各物质的色谱保留时间和特征离子实现定性,采用外标标准曲线法定量;所述芳香剂为58种致敏性芳香剂:丙烯酸乙酯、巴豆酸甲酯、5‑甲基‑2,3‑己二酮、异硫氰酸烯丙酯、反‑2‑己烯醛二甲基乙缩醛、反式‑2‑庚烯醛、d‑柠檬烯、反式‑2‑己烯醛二乙缩醛、芳樟醇、苯甲醇、柠康酸二甲酯、3,7‑二甲基‑2‑辛烯‑1‑醇、香茅醇、马来酸二乙酯、2‑辛炔酸甲酯、苯乙腈、香叶醇、柠檬醛、4‑甲氧基苯酚、4‑叔丁基苯酚、羟基香茅醛、4‑乙氧基苯酚、肉桂醛、茴香醇、肉桂醇、丁香酚、苯亚甲基丙酮、3‑甲基‑4‑(2,6,6‑三甲基环己基‑2‑烯)‑3‑丁烯‑2‑酮、2‑亚戊基‑环己酮、异丁子香酚、六氢香豆素、二氢香豆素、6,10‑二甲基‑3,5,9‑十一三烯‑2‑酮、兔耳草醇、2,4‑二羟基‑3‑甲基苯甲醛、铃兰醛、香豆素、6‑异丙基‑2‑十氢萘酚、3,6,10‑硼酸三甲酯‑3,5,9‑十一烷三烯‑2‑酮、7,11‑二甲基‑4,6,10‑十二烷三烯‑3‑酮、金合欢醇、甲位戊基桂醛、7‑甲基香豆素、6‑甲基香豆素、二苯胺、戊基肉桂醇、新铃兰醛、对甲氧苯乙烯基甲基酮、己基肉桂醛、1‑(4‑甲氧苯基)‑1‑戊烯‑3‑酮、苯甲酸苄酯、葵子麝香、7‑甲氧基香豆素、水杨酸苄酯、4,6‑二甲基‑8‑叔丁基香豆素、7‑乙氧基‑4‑甲基香豆素、肉桂酸苄酯、氢化松香醇;所述顶空自动进样器条件设定为:仪器配置:DANI 86.50顶空自动进样器,44位;平衡温度:200℃;平衡时间:10min;辅助气加压压力:70kPa;定量环温度:205℃;传输线温度:210℃;气相色谱测定条件为:仪器配置:Agilent 6890‑5975气相色谱‑四级杆质谱仪;毛细管色谱柱:Agilent DB‑35MS毛细管柱,30m×0.25mm×0.25μm;程序升温:初始温度为40℃,保持1min后以5℃/min速率升至210℃,然后以10℃/min速率升至300℃;载气:高纯氦气,流速为1.0mL/min;进样口温度:280℃;进样模式:分流进样,分流比20:1;检测器:四级杆质谱;离子化方式:EI;电离能量:70eV;监测方式:Scan和SIM;溶剂延迟:2.5mi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092141.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