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细菌检测用多点取样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54014.5 | 申请日: | 2017-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3410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发明(设计)人: | 王健;王晓春;许礼发;胡万发;孙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M1/26 | 分类号: | C12M1/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20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细菌检测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细菌检测用多点取样器,包括机体、陆地行进装置、水面行进装置、牵引装置、陆地取样器和水塘取样器;陆地行进装置用于在土壤地面和沙地上自动行走;水面行进装置实现在水中的任意运动;牵引装置带动水塘取样器在水样采集水域进行大范围的横向任意运动,并且可带动水塘取样器在小范围内进行横向的微动;陆地取样器通过上下伸缩运动以对不同深度的土壤和砂石进行取样;水塘取样器利用上下伸缩运动以对不同深度的水质进行取样,且水塘取样器下端可对水域底部淤泥进行采集。本发明能够实现两栖作业,实现对土层、砂砾、水和水底淤泥的自动取样作业,且适应不同深度水域的水底淤泥取样。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细菌 检测 多点 取样 | ||
【主权项】:
1.一种细菌检测用多点取样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1)、陆地行进装置(2)、水面行进装置(3)、牵引装置(4)、陆地取样器(5)和水塘取样器(6);所述的水面行进装置(3)于牵引装置(4)均安装在陆地行进装置(2)上,陆地取样器(5)安装在陆地行进装置(2)上,水塘取样器(6)安装在牵引装置(4)上;其中:所述的陆地行进装置(2)用于在土壤地面和沙地上自动行走;所述的水面行进装置(3)利用气囊和螺旋桨的作用,实现在水中的任意运动;所述的牵引装置(4)带动水塘取样器(6)在水样采集水域进行大范围的横向任意运动,并且可带动水塘取样器(6)在小范围内进行横向的微动;所述的陆地取样器(5)通过上下伸缩运动以对不同深度的土壤和砂石进行取样;所述的水塘取样器(6)利用上下伸缩运动以对不同深度的水质进行取样,且水塘取样器(6)下端可对水域底部淤泥进行采集;所述的机体(1)上端安装有支轮板(11)和配电箱(12),配电箱(12)内安装有PLC控制器和电机;所述的陆地行进装置(2)包括两根支撑链片(201)、两个减速箱(202)、皮带(203)、两个一号带轮(204)、两个二号带轮(205)、两根动力轴(206)、四个链轮(207)、两个电机套(208)、两个驱动电机(209)和两根从动轴(210),所述的两根动力轴(206)对称安装在机体(1)后方,且动力轴(206)上安装有链轮(207),且链轮(207)与动力轴(206)之间通过轴承相连接;所述的两个减速箱(202)分别与两根动力轴(206)相连接,且减速箱(202)与机体(1)支架通过螺栓相连接;所述的两个电机套(208)分别安装在两个减速箱(202)上方;所述的两个驱动电机(209)分别位于两个电机套(208)内部;所述的两个一号带轮(204)分别安装在驱动电机(209)主轴上;所述的两个二号带轮(205)分别安装在两个减速箱(202)外侧,且一号带轮(204)与二号带轮(205)之间通过皮带(203)相连接;所述的两根从动轴(210)安装在机体(1)前方,且从动轴(210)上安装有链轮(207),链轮(207)与从动轴(210)之间通过轴承相连接,从动轴(210)上所设链轮(207)与动力轴(206)上所设链轮(207)之间通过支撑链片(201)相连接,且支撑链片(201)上设有安装孔;所述的水面行进装置(3)包括支囊架(31)、气囊(32)、橡胶条(33)、一号螺旋桨(34)和气泵,所述的支囊架(31)整体为扁平方形支架,支囊架(31)水平包绕在陆地行进装置(2)四周并与机体(1)支架之间通过螺栓相连接;支囊架(31)的前后左右四个方位上均设置有镂空的装囊槽(311),装囊槽(311)上下两端面均通过螺栓连接有弹性的橡胶条(33),所述的气囊(32)安装在装囊槽(311)的各橡胶条(33)内,且气囊(32)上下两端与橡胶条(33)相胶结,气泵通过软管与气囊(32)相连接;所述的支囊架(31)下端面四个拐角处均安装有一号螺旋桨(34);所述的牵引装置(4)包括牵引轮(41)、牵引轴(42)、转轮(68)支架(43)、钢丝牵引绳(44)、导向架(45)、浮动管(46)、水游架(47)、二号螺旋桨(48)和取样前端口(49),所述的牵引轮(41)中部固连有牵引轴(42),牵引轮(41)通过转轮(68)支架(43)可转动的安装在机体(1)上端的支轮板(11)上,牵引轴(42)一端与配电箱(12)内的电机相连接;所述的导向架(45)安装在支轮板(11)上端面前部,且位于牵引轮(41)正前方,所述的浮动管(46)为内部空心的轻质塑料管,浮动管(46)可滑动的贯穿导向架(45),所述的钢丝牵引绳(44)一端连接牵引轴(42),钢丝牵引绳(44)另一端连接浮动管(46)后端面;所述的浮动管(46)前端固连有水游架(47),所述的水游架(47)整体为立方体结构,水游架(47)四个拐角处安装有二号螺旋桨(48),且水游架(47)上端固连有高发泡聚乙烯材质的浮力板;所述的取样前端口(49)包括支样板(491)、滑样气缸(492)和滑样架(493),所述的支样板(491)为扁平长直型板,支样板(491)固连在浮动管(46)上,所述的滑样气缸(492)数量为三,三个滑样气缸(492)从前往后依次水平安装在支样板(491)上端面,各滑样气缸(492)上均安装有滑样架(493),各滑样架(493)底部设置有螺纹孔;所述的导向架(45)包括导向筒(451)、弧形导板(452)和弧形夹板(453),所述的导向筒(451)固连在支轮板(11)上,且导向筒(451)前后方向上水平设置有圆柱形的导向腔,导向腔的内径与浮动管(46)外径相等,所述的弧形导板(452)后端与导向架(45)相固连,弧形导板(452)前端贯穿支囊架(31)并位于支囊架(31)前方,且弧形导板(452)的弧形轨迹从前往后逐步上升,所述的弧形夹板(453)呈“八”字型逐步靠拢设置在弧形导板(452)上,弧形夹板(453)的最窄处于导向筒(451)前端相接触。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054014.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