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格栅单面板的高分子材料特性及在施工装修中的应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32818.5 | 申请日: | 2017-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165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发明(设计)人: | 李冬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冬松 |
主分类号: | E04F13/072 | 分类号: | E04F13/072;E04F15/00;E04F21/18;E04F21/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0011 河北省石家***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的一种基于格栅单面板的高分子材料特性,在施工装修中的应用方法,是由格栅单面板仿墙砖(1)、仿方砖(6)和仿地砖(8)、双面不干胶(2)和双面不干胶(9)、立面格栅单面板板材(3)和立面格栅单面板板材(5)、用平面格栅单面板板材(10)及框架结构做垫层(12)组成,利用高分子材料的特性,不仅可以替代板材及饰材使用,还可以用来表达更多的艺术类型;利用格栅单面板家具及连接格栅单面板的照明及电子产品与家居环境设计相结合的一体化装修,节省了有效空间面积,既节能环保,施工安装或拆除轻便快捷,又无环境污染,可回收再利用。 | ||
搜索关键词: | 单面板 格栅 高分子材料 双面不干胶 装修 立面 家居环境 节能环保 框架结构 连接格栅 平面格栅 施工安装 艺术类型 有效空间 可回收 再利用 垫层 方砖 墙砖 轻便 施工 饰材 电子产品 地砖 应用 家具 一体化 拆除 替代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格栅单面板的高分子材料特性及在施工装修中的应用方法,是由格栅单面板仿墙砖和仿地砖、不干胶、两个背面相对的格栅单面板板材做内墙、格栅单面板仿方砖砌墙、用格栅单面板板材及框架结构做垫层组成,其特征在于:地面技术处理后,将相背的立面格栅单面板(3)与立面格栅单面板(5)之间夹装轻质填充材料(4)连接安装固定,相背的立面格栅单面板(3)可以与立面格栅单面板(5)连接安装固定,立面格栅单面板(3)可以与轻质填充材料(4)连接安装固定在技术处理的墙体上,立面格栅单面板(3)可以安装在技术处理的墙体上、先用格栅单面板仿方砖(6)砌与铺设格栅单面板仿地砖(8)等高的内墙基础层(7),内墙基础层(7)可以是两个相背的格栅单面板固定安装,内墙基础层(7)可以是金属或非金属材料构成、按地面管线(11)铺设情况架设框架结构垫层(12),框架结构是金属或非金属材料、平面格栅单面板(10)与框架结构垫层(12)连接,平面格栅单面板(10)可以固定安装在技术处理的地面上、平面格栅单面板(10)与双面不干胶(9)粘连,平面格栅单面板(10)上可以平铺胶体向上的单面不干胶,平面格栅单面板(10)可以与胶体向下的不同复合面材的片材或卷材的单面不干胶粘连,平面格栅单面板(10)上可以铺地板、格栅单面板仿地砖(8)铺在双面不干胶(9)上,不同材质的地面材料可以铺在双面不干胶(9)上,不同材质的地面材料可以铺在胶体向上的单面不干胶上、按技术要求用格栅单面板仿方砖(6)砌内墙,两个相背格栅单面板仿方砖墙壁板材可以连接安装做内墙并可替代内墙基础层(7),格栅单面板仿方砖墙壁板材可以安装在技术处理的墙壁上、双面不干胶(2)与立面格栅单面板(3)粘连,双面不干胶(2)可以与技术处理的墙体粘连、以不同材质为基材的单面不干胶可以与立面格栅单面板(3)相粘连、格栅单面板仿墙砖(1)铺在双面不干胶(2)上,砖缝技术处理、立面格栅单面板(3),立面格栅单面板(5),格栅单面板仿墙砖(1)及格栅单面板仿方砖(6)可以喷刷涂料或做镀层,也可以连接各种金属或非金属饰材、立面格栅单面板(3),立面格栅单面板(5),平面格栅单面板(10),格栅单面板仿墙砖(1),格栅单面板仿地砖(8)及格栅单面板仿方砖(6)中格栅与面板是整体结构,也可以完全分离或部分分离,使分离面板成为扣板、立面格栅单面板(3),立面格栅单面板(5),平面格栅单面板(10),格栅单面板仿墙砖(1),格栅单面板仿地砖(8)及格栅单面板仿方砖(6)的整体或局部可以加工不同曲面或几何造型,也可以表达不同的艺术类型、立面格栅单面板(3),立面格栅单面板(5),平面格栅单面板(10),格栅单面板仿墙砖(1),格栅单面板仿地砖(8)及格栅单面板仿方砖(6)可以连接安装照明系统,也可以连接安装电子产品的系统或模块。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冬松,未经李冬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032818.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