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格栅单面板的高分子材料特性及在施工装修中的应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32818.5 | 申请日: | 2017-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165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发明(设计)人: | 李冬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冬松 |
主分类号: | E04F13/072 | 分类号: | E04F13/072;E04F15/00;E04F21/18;E04F21/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0011 河北省石家***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面板 格栅 高分子材料 双面不干胶 装修 立面 家居环境 节能环保 框架结构 连接格栅 平面格栅 施工安装 艺术类型 有效空间 可回收 再利用 垫层 方砖 墙砖 轻便 施工 饰材 电子产品 地砖 应用 家具 一体化 拆除 替代 | ||
本发明的一种基于格栅单面板的高分子材料特性,在施工装修中的应用方法,是由格栅单面板仿墙砖(1)、仿方砖(6)和仿地砖(8)、双面不干胶(2)和双面不干胶(9)、立面格栅单面板板材(3)和立面格栅单面板板材(5)、用平面格栅单面板板材(10)及框架结构做垫层(12)组成,利用高分子材料的特性,不仅可以替代板材及饰材使用,还可以用来表达更多的艺术类型;利用格栅单面板家具及连接格栅单面板的照明及电子产品与家居环境设计相结合的一体化装修,节省了有效空间面积,既节能环保,施工安装或拆除轻便快捷,又无环境污染,可回收再利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格栅单面板的高分子材料特性及在施工装修中的应用方法。
背景技术
高分子材料:是由相对分子质量较高的化合物构成的材料,按特性分为橡胶、塑料、纤维、涂料、胶粘剂和高分子基复合材料。
高分子基复合材料:是以高分子化合物为基体,添加各种增强材料制得的一种复合材料;它综合了原有材料的性能特点,并可根据需要进行材料设计。
功能高分子材料:除具有聚合物的一般力学性能、绝缘性能和热性能外,还具有物质、能量和信息的转换、磁性、传递和储存等特殊功能;
建筑材料:是土木工程和建筑工程中使用的材料的统称;可分为结构材料、装饰材料和某些专用材料;结构材料包括木材、竹材、石材、水泥、混凝土、金属、砖瓦、陶瓷、玻璃、工程塑料、复合材料;装饰材料包括各种涂料、镀层、贴面、各色瓷砖、具有特殊效果的玻璃;专用材料指用于防水、防潮、防腐、防火、阻燃、隔音、隔热、保温、密封。
板材:通常做成标准大小的扁平矩形建筑材料板,作墙壁、天花板或地板的构件;其种类有实木板、大芯板、竹拼板、密度板、饰面板、细芯板、指接板、三聚氢氨板、防水板、石膏板、水泥板、免漆板、烤漆板、刨花板。
石膏板:是以建筑石膏为主要原料制成的一种重量轻、强度较高、厚度较薄、加工方便以及隔音绝热和防火等性能较好的建筑材料,是当前着重发展的新型轻质板材之一;已广泛用于住宅、办公楼、商店、旅馆和工业厂房等各种建筑物的内隔墙、墙体覆面板、天花板、吸音板、地面基层板和各种装饰板。
轻钢龙骨:是以优质的连续热镀锌板带为原材料,经冷弯工艺轧制而成的建筑用金属骨架;用于以纸面石膏板、装饰石膏板等轻质板材做饰面的非承重墙体和建筑物屋顶的造型装饰;适用于多种建筑物屋顶的造型装饰、建筑物的内外墙体及棚架式吊顶的基础材料;
混凝土:是由胶凝材料将集料胶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的统称;通常讲的混凝土是指用水泥作胶凝材料,砂、石作集料与水溶液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而得的水泥混凝土,也称普通混凝土,它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
不干胶:是以纸张、薄膜或特种材料为面料,背面涂有胶粘剂的一种复合材料。
甲醛:是一种无色易溶的刺激性气体,可经呼吸道吸收,其水溶液“福尔马林”可经消化道吸收;因具有较强的粘合性,能加强板材的硬度及防虫、防腐的功能,所以用来合成多种粘合剂;含有甲醛成分并向外界散发的各种装饰建筑材料、装修材料及新的组合家具是造成甲醛污染的主要来源;甲醛具有强烈的致癌和促癌作用;长期接触低剂量甲醛会使人体的嗅觉异常、肺功能异常、肝功能异常和免疫功能异常;目前市场销售的除甲醛空气净化器只能清除空气中的甲醛,却不能阻止板材中甲醛气体的缓释。
电子产品:是以电能为工作基础,为人类的感官提供便利条件的相关产品。
迄今为止,不论是家装还是工装,板材在施工切割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及工程完工后,板材内部甲醛气体的缓释,都能对人体健康造成伤害;在旧房改造时,由于数量较少的废旧板材缺少回收路径,往往当做劈柴燃烧处理,污染环境;而拆除和处理没有回收价值的废石膏板、废瓷砖及混凝土砖块,也必然会增加人工及环境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冬松,未经李冬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3281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