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的高压喷油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86220.0 | 申请日: | 2016-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641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2 |
发明(设计)人: | 龙美彪;欧阳玲湘;黄民备;邓飞;王英姿;谭四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岳电控(衡阳)工业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51/06 | 分类号: | F02M51/06;F02M61/10;F02M61/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21007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应用于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的高压喷油器,包括喷油器体部件、喷油嘴部件、电磁阀部件。其控制阀组件由控制阀座和控制阀芯组成,且控制阀芯的上圆锥段的锥角要小于控制阀座上的轴向密封锥形孔的锥角,从而形成一平衡阀结构,能大大提高电控喷油器的响应速度。本实用新型在孔板内设中心针阀插孔,其内充满着高压燃油,能大大减少喷油嘴偶件的动态泄漏量。本实用新型的喷油嘴偶件、孔板、控制阀组件、喷油器体之间的接触面均为精密表面,与传统的喷油器相比,可在不增加加工难度、工艺成本的基础上显著提高系统的密封性和可靠性。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高压 燃油 喷射 系统 喷油器 | ||
【主权项】:
一种应用于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的高压喷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喷油器体部件,所述喷油器体部件包括喷油器体、缝隙式滤芯、上镶套、钢球、顶杆、调整垫、下镶套;所述喷油器体上设置有上外螺纹、进油孔以及下外螺纹,所述上、下外螺纹分别设置在喷油器体上、下端的外圆面上,所述进油孔设置在喷油器体中部;在所述喷油器体内设置有进油道、第一回油道、第二回油道、第三回油道、第四回油道、第五回油道、第六回油道、电磁阀部件安装孔、上镶套安装孔、顶杆安装孔、下镶套安装孔以及控制阀组件安装孔,所述电磁阀部件安装孔、上镶套安装孔、顶杆安装孔、下镶套安装孔与所述控制阀组件安装孔同轴设置,其中电磁阀部件安装孔由同轴设置且孔径依次减小的电磁阀部件安装上孔、第一电磁阀部件安装中间孔、第二电磁阀部件安装中间孔和电磁阀部件安装下孔组成,且在电磁阀部件安装上孔的孔底面上设置有径向的第一回油槽;所述喷油器体的下底面上设置有第二回油槽和若干底定位孔;所述进油道的入口与所述进油孔的孔底连通,该进油道的出口与所述喷油器体底面连通;所述第一回油道、第二回油道、第三回油道与顶杆安装孔的轴线垂直设置,所述第一回油道、第二回油道、第三回油道的出口位置均与所述喷油器体的外周面连通,所述第一回油道设置在第二回油道、第三回油道的上方,且第二回油道和第三回油道设置在靠近所述控制阀组件安装孔的位置且水平布置,所述第一回油道、第二回油道的入口分别与所述顶杆安装孔的上、下部连通;所述第四回油道、第五回油道、第六回油道与所述顶杆安装孔的轴线平行设置,所述第四回油道的入口与所述第一回油槽连通,该第四回油道的出口与所述第一回油道连通;所述第五回油道的入口与所述第二电磁阀部件安装中间孔、电磁阀部件安装下孔的孔壁连通,所述第五回油道的出口与所述第二回油道的中间位置连通且与所述第一回油道贯通;所述第六回油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电磁阀部件安装中间孔、电磁阀部件安装下孔的孔壁连通,该第六回油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回油槽连通且与所述第三回油道贯通;喷油嘴部件,所述喷油嘴部件包括喷油嘴偶件、喷油嘴紧帽、孔板、调压弹簧、控制阀组件,其中所述喷油嘴偶件由针阀体、针阀组成,所述控制阀组件由控制阀座、控制阀芯、控制阀弹簧、控制阀弹簧垫以及挡圈组成;所述控制阀座内设置有控制阀芯安装孔,该控制阀芯安装孔与所述控制阀座的顶面之间通过第一密封锥面过渡连接;在所述控制阀座内还设置有第一过渡进油油道、过渡油槽、第一进油过道、第一出油过道;所述第一过渡进油油道的入口与所述控制阀座的顶面连通,所述第一过渡进油油道的出口与所述过渡油槽连通,所述第一进油过道的入口与所述控制阀座的底面连通,所述第一进油过道的出口与所述控制阀芯安装孔连通,所述第一出油过道的上口与所述控制阀座的顶面连通,所述第一出油过道的下口与所述控制阀座的底面连通;在所述控制阀座的顶面和底面上配置有与所述的喷油器体底定位孔位置和数量相同的过渡定位孔;所述控制阀芯的头部设置有一挡圈槽,中间部位的外轮廓由上而下依次为第二密封锥面、圆柱面、下圆锥面,所述第二密封锥面与所述控制阀座的第一密封锥面配合形成密封,所述控制阀芯下端的圆柱面上设置有若干环形圈槽;所述孔板内设置有第二过渡进油油道、中心针阀插孔、第二进油过道、第二出油过道,所述第二过渡进油油道由针阀通道量孔和过渡进油油道孔组成,其中所述过渡进油油道孔的内径大于所述针阀通道量孔的内径;所述第二进油过道由上而下依次由进油过道孔、进油量孔和进油斜孔组成,所述进油过道孔的内径等于所述进油斜孔的内径且均大于所述进油量孔的内径;所述第二出油过道由上而下依次由出油过道孔、溢油量孔、出油斜孔组成,所述出油过道孔的内径等于所述出油斜孔的内径且均大于所述溢油量孔的内径,所述溢油量孔的内径大于所述进油量孔的内径;所述中心针阀插孔的孔底面与所述进油斜孔、出油斜孔的孔底连通,所述中心针阀插孔的孔口与所述孔板的底面连通;所述孔板的顶面配置有与所述控制阀座过渡定位孔位置和数量相同的上定位孔和盛油槽;所述孔板的底面配置有下定位孔;所述针阀体的上顶面配置有与所述孔板下定位孔位置和数量相同的上定位孔,所述针阀体内轴向设置有针阀安装孔、盛油腔、针阀囊腔,所述针阀安装孔与针阀囊腔之间通过第三密封锥面过渡连接;所述针阀体内还设置有第三进油过道,所述第三进油过道的入口与所述针阀体的顶面连通,所述第三进油过道的出口与所述盛油腔连通;所述针阀包括由第一杆段、第二杆段、第三杆段组成的阀杆部和位于所述阀杆部一端的阀针部,所述阀杆部与所述阀针部通过第四密封锥面过渡连接,所述第四密封锥面与所述针阀体的第三密封锥面配合形成密封;所述第一杆段和第二杆段之间形成一阀肩面;电磁铁部件,电磁铁部件包括电磁铁、电磁铁弹簧、电磁铁弹簧垫圈、衔铁组件、缓冲弹簧、电磁铁紧帽、O型密封圈、电磁铁垫圈,其中衔铁组件由衔铁和衔铁杆组成一对精密配合的偶件;所述电磁铁上设置有O型密封圈槽、调压螺栓安装孔、衔铁组件安装孔、电磁铁垫圈安装面;所述衔铁上设置有缓冲弹簧安装面。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岳电控(衡阳)工业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岳电控(衡阳)工业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21486220.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发动机用新型空气滤清器
- 下一篇:风力发电用于海水淡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