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的高压喷油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86220.0 | 申请日: | 2016-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641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2 |
发明(设计)人: | 龙美彪;欧阳玲湘;黄民备;邓飞;王英姿;谭四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岳电控(衡阳)工业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51/06 | 分类号: | F02M51/06;F02M61/10;F02M61/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21007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高压 燃油 喷射 系统 喷油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喷油器,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的高压喷油器。
背景技术
电控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作为柴油发动机满足国三、国四或更高排放标准的最佳选择,由高压供油泵、高压油轨、电控喷油器、ECU和传感器等组成。在该系统中,电控喷油器是最关键和最复杂的部件,它的作用是根据 ECU发出的控制信号,通过控制电磁阀的开启和关闭,将高压油轨中的燃油以最佳的喷油定时、喷油量和喷油率喷油发动机燃烧室。典型的高压共轨喷油器由喷油嘴、控制活塞、控制量孔、控制电磁阀组成,通过出油节流孔控制球阀来控制液压控制室的压力。当电磁铁不通电时,在电磁阀各弹簧力的作用下,球阀处于关闭状态,此时,作用在控制活塞上的燃油压力加上针阀弹簧力大于针阀腔的压力,针阀关闭,喷油器不喷射。当电磁阀通电时,衔铁在电磁力、缓冲弹簧力的作用下克服电磁铁弹簧力做功并向电磁铁方向运动,钢球在液压力的作用下开启,燃油通过泄油孔、喷油器体密封锥面与钢球之间的间隙与发动机燃油箱连通,致使作用在控制活塞上的燃油压力加上针阀弹簧力小于针阀腔压力,针阀抬起,喷油器开始喷油。
该典型共轨喷油器虽有效地利用了钢球的自定心,具有较高的密封性能,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如运动件控制活塞的质量影响着喷油器的动态响应速度,随着喷油器运动件的质量增加,运动惯性增大,喷油器的动态响应速度变慢;此外,针阀偶件间隙的泄漏量较大,尤其是动态泄漏量。因此,国内外许多专利技术都对该典型共轨喷油器结构进行过改进,在文献《喷油器专利技术研究》上提出了这种典型结构的喷油器技术在演进过程中主要涉及电磁铁、针阀偶件等的改进。文献中指出,对于电磁铁的改进,各项发明主要围绕如何使其产生更大的电磁力和压力,以加快电控喷油器的响应速度。但随着喷射压力的提高,在国内燃油系统生产企业的现有工艺水平和机械加工设备下加工,球阀的可靠性难以保证,因此这种球阀结构不适用于2000bar 及以上的喷油器。文献中还指出,对于针阀偶件的改进,各项发明主要从降低零件尺寸公差精度及磨损着手,以减小偶件的泄漏量达到精准控制的效果,但会大幅增加制造难度、工艺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电控喷油器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可靠性高、泄漏量小的应用于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的高压喷油器。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应用于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的高压喷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喷油器体部件,所述喷油器体部件包括喷油器体、缝隙式滤芯、上镶套、钢球、顶杆、调整垫、下镶套;
所述喷油器体上设置有上外螺纹、进油孔以及下外螺纹,所述上、下外螺纹分别设置在喷油器体上、下端的外圆面上,所述进油孔设置在喷油器体中部;在所述喷油器体内设置有进油道、第一回油道、第二回油道、第三回油道、第四回油道、第五回油道、第六回油道、电磁阀部件安装孔、上镶套安装孔、顶杆安装孔、下镶套安装孔以及控制阀组件安装孔,所述电磁阀部件安装孔、上镶套安装孔、顶杆安装孔、下镶套安装孔与所述控制阀组件安装孔同轴设置,其中电磁阀部件安装孔由同轴设置且孔径依次减小的电磁阀部件安装上孔、第一电磁阀部件安装中间孔、第二电磁阀部件安装中间孔和电磁阀部件安装下孔组成,且在电磁阀部件安装上孔的孔底面上设置有径向的第一回油槽;所述喷油器体的下底面上设置有第二回油槽和若干底定位孔;
所述进油道的入口与所述进油孔的孔底连通,该进油道的出口与所述喷油器体底面连通;所述第一回油道、第二回油道、第三回油道与顶杆安装孔的轴线垂直设置,所述第一回油道、第二回油道、第三回油道的出口位置均与所述喷油器体的外周面连通,所述第一回油道设置在第二回油道、第三回油道的上方,且第二回油道和第三回油道设置在靠近所述控制阀组件安装孔的位置且水平布置,所述第一回油道、第二回油道的入口分别与所述顶杆安装孔的上、下部连通;
所述第四回油道、第五回油道、第六回油道与所述顶杆安装孔的轴线平行设置,所述第四回油道的入口与所述第一回油槽连通,该第四回油道的出口与所述第一回油道连通;所述第五回油道的入口与所述第二电磁阀部件安装中间孔、电磁阀部件安装下孔的孔壁连通,所述第五回油道的出口与所述第二回油道的中间位置连通且与所述第一回油道贯通;所述第六回油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电磁阀部件安装中间孔、电磁阀部件安装下孔的孔壁连通,该第六回油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回油槽连通且与所述第三回油道贯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岳电控(衡阳)工业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岳电控(衡阳)工业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862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发动机用新型空气滤清器
- 下一篇:风力发电用于海水淡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