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控制棒驱动机构上部密封焊缝超声检查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477388.5 | 申请日: | 2016-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241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6 |
| 发明(设计)人: | 胡啸;丁冬平;成照宇;陈海林;周礼峰;蔡家藩;朱琳;张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核动力运行研究所;中核武汉核电运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21C17/10 | 分类号: | G21C17/10 |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11007 | 代理人: | 丁慧睿 |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控制棒驱动机构上部密封焊缝超声检查装置,涉及一种自动超声检查装置。本实用新型包括壳体组件、气囊密封组件、旋转定位组件、周向驱动组件、轴向驱动组件、探头摆动组件;壳体组件套装在被检控制棒驱动机构的顶部;旋转定位组件安装在壳体组件的顶部,用于固定在被检对象的顶端,同时还能绕着中心进行旋转;探头摆动组件安装在壳体组件的内部,对被检对象上部密封焊缝进行超声检查;周向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探头摆动组件进行周向运动;轴向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探头摆动组件进行轴向运动;气囊密封组件安装在壳体组件的底部,能够与被检对象形成密封。本实用新型具有检查效率高、耦合剂密封效果好的优点。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控制棒 驱动 机构 上部 密封 焊缝 超声 检查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控制棒驱动机构上部密封焊缝超声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组件(1)、气囊密封组件(2)、旋转定位组件(3)、周向驱动组件(4)、轴向驱动组件(5)、探头摆动组件(6);壳体组件(1)包括壳体(11)、回转齿圈(12)、回转轴承(13)、回转盘(14)、轴承内圈压紧环(15);壳体(11)是壳体组件(1)的基础零件,整体为中空的圆柱形结构,包括侧壁和中心开有通孔的底部,外侧壁上部还设置有外延平台;壳体(11)的上端外侧壁设有凹陷的台阶,与安装在壳体(11)顶端的轴承内圈压紧环(15)配合形成环形凹槽,回转轴承(13)的内圈安装在所述凹槽内,轴承内圈压紧环(15)对回转轴承(13)进行限位及固定;回转盘(14)为圆环形板状结构,外延与转轴承(13)的外圈固定,回转齿圈(12)也与转轴承(13)的外圈固定;回转齿圈(12)还与周向驱动组件(4)相连,在周向驱动组件(4)的驱动下带动转轴承(13)的外圈围绕壳体(11)旋转,进而带动回转盘(14)以及固定在回转盘(14)上的其它组件一起旋转;周向驱动组件(4)安装在壳体(11)外侧壁上部的外延平台上;旋转定位组件(3)包括旋转座(31)、旋转轴(32)、旋转轴承(33)、中心连接螺钉(34)、旋转支撑杆(35)、定位销(36)、连接螺钉(37);旋转座(31)整体为台阶形管状结构,底部与控制棒驱动机构顶端(7)相配合,形成固定连接;旋转轴(32)位于旋转座(31)的内部,通过旋转轴承(33)与旋转座(31)进行转动连接;通过中心连接螺钉(34)与旋转支撑杆(35)进行固定连接,旋转支撑杆(35)通过定位销(36)和连接螺钉(37)与回转盘(14)进行定位连接;旋转支撑杆(35)、旋转轴(32)随着回转盘(14)一起旋转,旋转座(31)与被检对象相对静止;探头摆动组件(6)包括超声探头(61)、探头连接座、摆动机构;超声探头(61)位于壳体(11)的内部,对控制棒驱动机构上部密封焊缝(8)进行全方位的超声检查;超声探头(61)通过探头连接座与回转盘(14)相连,随着回转盘(14)进行周向转动;超声探头(61)通过摆动机构与轴向驱动组件(5)相连,在轴向驱动组件(5)的驱动下进行轴向摆动;气囊密封组件(2)安装在壳体(11)底部中心通孔内侧,充气时与控制棒驱动机构上部外圆(9)形成锁紧和密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核动力运行研究所;中核武汉核电运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核动力运行研究所;中核武汉核电运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21477388.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