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曲柄驱动的红薯挖掘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20866764.3 | 申请日: | 2016-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0428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29 |
发明(设计)人: | 任金波;张翔;高育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农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D15/04 | 分类号: | A01D15/04;A01D33/12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002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曲柄驱动的红薯挖掘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机架上的双输出动力装置,所述双输出动力装置的第一侧输出轴经第一曲柄摇杆机构驱动设置于机架下侧用于红薯挖掘并实现土块与红薯分离的前振动筛,双输出动力装置的第二侧输出轴经第二曲柄摇杆机构驱动设置于机架下侧且位于前振动筛后侧用于实现土块与红薯进一步分离的后振动筛。该挖掘机构能够实现前后两筛的惯性力相互抵消,解决传统的振动分离筛在往复运动的过程中由于惯性力过大而破坏机器稳定性和使用者的操作舒适性的问题,增加设备的寿命和操作者的舒适性。 | ||
搜索关键词: | 曲柄 驱动 红薯 挖掘 机构 | ||
【主权项】:
一种双曲柄驱动的红薯挖掘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机架上的双输出动力装置,所述双输出动力装置的第一侧输出轴经第一曲柄摇杆机构驱动设置于机架下侧用于红薯挖掘并实现土块与红薯分离的前振动筛,双输出动力装置的第二侧输出轴经第二曲柄摇杆机构驱动设置于机架下侧且位于前振动筛后侧用于实现土块与红薯进一步分离的后振动筛;所述第一曲柄摇杆机构包括与双输出动力装置的第一侧输出轴相铰接的前曲柄,所述前曲柄的另一端铰接有前上连杆,所述前上连杆的另一端铰接有竖向设置于机架前侧且中部与机架相铰接的前摇杆,所述前摇杆的下端与前振动筛的前部相铰接,所述前振动筛的后部铰接有上端与机架相铰接用于实现前振动筛往复振动的前下连杆;所述前下连杆与前摇杆相平行,所述前振动筛倾斜设置并与地面的夹角波动范围为15~30°,所述前振动筛的前端还设置有挖掘铲;所述第二曲柄摇杆机构包括与双输出动力装置的另一侧输出轴相铰接的后曲柄,所述后曲柄的另一端铰接有后上连杆,所述后上连杆的另一端铰接有竖向设置于机架后侧且中部与机架相铰接的弧形后摇杆,所述弧形后摇杆的下端与后振动筛的后部相铰接,所述后振动筛的前部铰接有上端与机架相铰接用于实现前振动筛往复振动的后下连杆;所述后振动筛的前端位于前振动筛的后端下侧,后振动筛的后端低于其前端,且后振动筛与地面夹角的波动范围为5~12°;所述后振动筛后端还设置有用于盛接红薯并设置有筛孔的料斗;所述第一侧输出轴和第二侧输出轴长度相同,前上连杆的长度是后上连杆长度的1.3倍,前摇杆的长度是后摇杆长度的1.2倍;后曲柄与前曲柄的相位差可以为160°;前摇杆与前下连杆的间距占前振动筛长度的五分四,后摇杆与后下连杆的间距占后振动筛长度的七分五。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农林大学,未经福建农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20866764.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曲柄驱动的芋头挖掘机构
- 下一篇:一种并联四杆机构的红薯分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