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桥式力反馈弹性压扭联轴器型2D电液比例换向阀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70020.0 | 申请日: | 2016-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981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沈姗姗;高奇峰;胡红钱;刘灿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F15B13/02 | 分类号: | F15B13/02;F16K31/04 |
代理公司: | 广东广和律师事务所 44298 | 代理人: | 万鹏 |
地址: | 310015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桥式力反馈弹性压扭联轴器型2D电液比例换向阀,包括换向阀、两个线性-转动电机械转换器以及两个压扭联轴器;每个线性-转动电机械转换器分别通过压扭联轴器与阀芯连接;压扭联轴器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第一弹性螺旋件、第二弹性螺旋件,安装板以及反馈杆;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第一弹性螺旋件、第二弹性螺旋件,安装板以及反馈杆为一体化结构。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所述2D电液比例换向阀采用压扭联轴器的结构,当转子推动第二连接部朝向阀芯运动时,第一弹性螺旋件与第二弹性螺旋件产生相对扭转以带动第一连接部旋转运动,其具有无摩擦传递、柔性好,体积小且加工装配简便等优点。 | ||
搜索关键词: | 全桥式力 反馈 弹性 联轴器 比例 换向 | ||
【主权项】:
一种全桥式力反馈弹性压扭联轴器型2D电液比例换向阀,其特征在于:包括换向阀(1)、两个分别连接在所述换向阀(1)两端的线性‑转动电机械转换器(2),以及两个压扭联轴器(3);所述换向阀(1)包括阀体(11),以及安装在所述阀体(11)内的阀芯(12);每个所述线性‑转动电机械转换器(2)包括壳体(21),以及安装在所述壳体(21)内的转子(22);所述阀芯(12)左端台肩上开设有径向对称分布的两对左端高压孔(121)和两对左端低压孔(122),两对所述左端高压孔(121)与系统压力口P口相通,两对所述左端低压孔(122)与回油压力口T口相通;所述阀芯(12)右端开设有与两对左端高压孔(121)和两对左端低压孔(122)斜对称的两对右端高压孔(123)和两对右端低压孔(124);所述阀体(11)内部开设有左感受通道(125)和右感受通道(126);所述2D电液比例换向阀处于平衡的初始位置时,所述左感受通道(125)与两对左端高压孔(121)和两对左端低压孔(122)形成第一交接面积,所述右感受通道(126)与两对所述右端高压孔(123)和两对右端低压孔(124)形成第二交接面积,所述第一交接面积与所述第二交接面积相同;每个所述线性‑转动电机械转换器(2)分别通过所述压扭联轴器(3)与所述阀芯(12)连接;每个所述压扭联轴器(3)包括与所述阀芯(12)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接部(31)、与所述转子(22)固定连接的第二连接部(32)、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部(31)与所述第二连接部(32)之间的第一弹性螺旋件(33)与第二弹性螺旋件(34)、安装板(35),以及多个反馈杆(36);所述阀芯(12)、所述第一连接部(31)、所述第二连接部(32),以及所述转子(22)均同轴设置;所述第一连接部(31)、所述第二连接部(32)、所述第一弹性螺旋件(33)、所述第二弹性螺旋件(34)、所述安装板(35)以及所述反馈杆(36)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第一连接部(31)与所述第二连接部(32)为外径相同的圆柱体;所述第一弹性螺旋件(33)与所述第二弹性螺旋件(34)的旋向相同,且所述第一弹性螺旋件(33)与所述第二弹性螺旋件(34)分别在所述第一连接部(31)的同一端面上的投影相互分离;所述安装板(35)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阀体(11)上的板体(351),以及开设在所述板体(351)中心的通孔(352);所述第一连接部(31)可在所述通孔(352)中伸缩运动;每个所述反馈杆(36)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部(31)的外壁与所述通孔(352)的内壁之间;多个所述反馈杆(36)均匀地分布在所述第一连接部(31)的外壁上;当所述转子(22)转动以带动所述第二连接部(32)转动时,所述第一弹性螺旋件(33)与所述第二弹性螺旋件(34)产生相对扭转以带动所述第一连接部(31)旋转运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20070020.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