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稳基层施工工艺和路面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611199452.2 | 申请日: | 2016-12-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3587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9 |
| 发明(设计)人: | 徐锋;张伟斌;钮俊枫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四通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C3/00 | 分类号: | E01C3/00;E01C7/3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林乐飞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稳基层施工工艺和路面结构,在土壤层上铺设有中空薄膜垫;在中空薄膜垫上设置有与中空薄膜垫内部连通的竖直管,所述竖直管插设在土壤层内;待沥青层干燥后,取出螺纹杆,在竖直管上插入栏杆;90天至120天后,拔出相邻栏杆,对竖直管内灌入环氧树脂,直至环氧树脂从相邻竖直杆内溢出,然后插入栏杆对竖直杆进行封闭。通过将环氧树脂灌入竖直管内,在中空的薄膜垫内填充,消除该间隙,使得土壤继续能支撑水泥层、金属网与沥青层,避免道路的向下沉降,中空薄膜垫内的空气通过其他的竖直管向外排出。 | ||
| 搜索关键词: | 基层 施工工艺 路面 结构 | ||
【主权项】:
1.一种水稳基层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在土壤层(1)上铺设有中空薄膜垫,铺设长度为100‑120米,铺设宽度为20‑35米;步骤二、在中空薄膜垫上设置有与中空薄膜垫内部连通的竖直管(10),所述竖直管(10)插设在土壤层(1)内,所述竖直管(10)高于土壤层(1)表面40‑50厘米,所述竖直管(10)沿中空薄膜垫的长度方向每5‑6米插设有一根,所述竖直管(10)沿中空薄膜垫的宽度方向每10‑15米插设有一根;步骤三、在中空薄膜垫上铺设有金属网层(6),金属网层(6)与竖直管(10)的侧壁焊接;步骤四、将水泥混合料铺设在金属网层(6)上形成水泥层(4),水泥层(4)的厚度高于竖直管(10)的顶端10‑12厘米,在竖直管(10)的上端的开口位置设置有高于竖直管(10)端部7‑9厘米的胶塞(81);步骤五、水泥层(4)干燥至含水量为8‑10%时,通过多台压路机对水泥层(4)进行第一次静压碾平,碾平至高于胶塞(81)顶部4‑5厘米,前后相邻压路机之间的距离为15‑20米,前后相邻压路机在碾压时重叠50%轮宽,压路机碾压速度为0.33米每秒至0.36米每秒;步骤六、水泥层(4)干燥至含水量为7‑8%时,通过多台压路机对水泥层(4)进行第二次静压碾平,碾平至高于胶塞(81)顶部2‑3厘米,前后相邻压路机之间的距离为15‑20米,前后相邻压路机在碾压时重叠50%轮宽,压路机碾压速度为0.35米每秒至0.37米每秒;步骤七、水泥层(4)干燥至含水量为6‑7%时,通过多台压路机对水泥层(4)进行第三次振动碾平,碾平至高于胶塞(81)顶部0.5‑1厘米,前后相邻压路机之间的距离为15‑20米,前后相邻压路机在碾压时重叠50%轮宽,压路机碾压速度为0.35米每秒至0.38米每秒;步骤八、水泥层(4)干燥至含水量为4‑5%时,通过多台压路机对水泥层(4)进行碾平,碾平至与胶塞(81)顶部齐平,碾压速度为0.38‑0.41米每秒;步骤九、对干燥后隆起的水泥铲平,并将胶塞(81)取出,在竖直管(10)内旋上凸出于路面5‑10厘米的螺纹杆(82),重复步骤一,直至铺设至道路设计长度;步骤十、待水泥层(4)干燥后,沿长度方向在相邻螺纹杆(82)之间铺设有沥青层(5)并整平;步骤十一、待沥青层(5)干燥后,取出螺纹杆(82),在竖直管(10)上插入栏杆(7);步骤十二、90天至120天后,拔出相邻栏杆(7),对竖直管(10)内灌入环氧树脂(31),直至环氧树脂(31)从相邻竖直管(10)内溢出,然后插入栏杆(7)对竖直管(10)进行封闭。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四通路桥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四通路桥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1199452.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粉末静电喷枪驱动电路
- 下一篇:一种高频高速场效应管驱动电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