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电源外送型电网输电能力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611191950.2 | 申请日: | 2016-12-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0257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 发明(设计)人: | 刘晓欣;刘志坚;简利胜;熊仲金;戴小重;和仕向;严俊;连宝晶;普碧才;孙应毕;刘镇;肖妮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怒江供电局 |
| 主分类号: | H02J3/18 | 分类号: | H02J3/18 |
| 代理公司: | 昆明大百科专利事务所 53106 | 代理人: | 李云 |
| 地址: | 673100 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一种提高电源外送型电网输电能力的方法,本发明首先建立长距离高压架空输电线的分布参数下的无损模型,然后导出输电线路线路上的有功、无功与线路两端电压、相角之间的关系;再对模型进行改进,在输电线路的送端和受端加入等值电动势,推导出送受端系统等值电势与输电线路电压、送受端短路比的关系,得到系统传输的功率与送受端等值电动势、相角差、送受端短路比、输送距离的关系式;根据静态稳定储备系数的取值范围决定输电线路实际输送的极限功率;对线路进行容性补偿,依据补偿后改变的参数得到补偿后的输电功率的关系式。本发明具有提高交流长距离电能能力、能够确定某地区线路上投入固定串补装置的最优串补度的显著优点。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电源 外送型 电网 输电 能力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提高电源外送型电网输电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步骤一:建立长距离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的分布参数下的无损模型:
式中,
为线路特性阻抗;
为线路传播系数;z1、y1分别为线路阻抗和导纳;U1、I1分别为线路始端电压和电流;U2、I2分别为线路末端电压和电流;l为线路起始端到末端的距离;
步骤二:对步骤一中的模型进行简化并建立标幺值下的电压、电流关系:由于超高压线路的电阻往往远远小于电抗,电导则可以忽略不计,所以设线路中的电阻r1=0,电导g1=0;对(1)式进行简化,得输到电线路标幺值下的电路电压关系如下:
式中,β=ω/c,为相位常数,ω为角频率,c为光速;j为虚数单位;u1、i1分别为标幺值下为线路始端电压和电流;u2、i2分别为标幺值下为线路末端电压和电流;步骤三:计算输电线路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根据公式(2)和线路上功率与电压、电流的关系可得:![]()
![]()
![]()
式中,δ为u1与u2的相角差;p2、q2分别为标幺值下线路末端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p1、q1分别为标幺值下线路始端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步骤四:在长线路架空线路分布参数模型下引入实际电压源模型,计算有功功率:
式中,Sscs和Sscr分别为送端系统和受端系统的短路容量,
分别为送端系统和受端系统的短路比,es,er,δsr分别为送端系统等值电动势和受端系统等值电动势以及它们两者的相位角差,P0为线路的自然功率;步骤五:确定输电线路上能够传输的极限功率;由于输电线路上的极限功率是由系统稳定性决定的,输电系统的稳定性限制通常用静态稳定储备系数来表示;其值可表示为:
因此,当静态储备系数的取值范围确定时,就可以得到输电线路输送的极限功率与输电距离和短路比的关系;步骤六:对线路进行串联电容补偿,并且确定最优串补度;假设串补度为ksc,则补偿后线路的输送功率为:
式中,
XC为串联电容器的容抗,XL为线路电抗,由此确定串补度系统输电线路极限功率的影响,确定最优串补度。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怒江供电局,未经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怒江供电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1191950.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