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煤矿塌陷区铬污染土壤修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83862.8 | 申请日: | 2016-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074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03 |
发明(设计)人: | 耿鹏旭;王卓理;李鹏;王磊;刘金锤 | 申请(专利权)人: | 平顶山学院 |
主分类号: | B09C1/10 | 分类号: | B09C1/10;B09C1/00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41120 | 代理人: | 狄干强 |
地址: | 467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煤矿塌陷区铬污染土壤修复方法,首先采用网格多点法进行土壤样品采集,然后对所采集的土壤样品的铬含量进行测定,并依据土壤铬含量测定结果将土壤划分等级,然后翻耕铬污染土壤表层厚10~18cm的土壤,再根据所划分的土壤等级施撒对应用量的微生物菌剂和土壤改良颗粒,最后对铬污染土地进行灌溉,灌水深度为20cm以上,土壤相对湿度达85%以上,并保持该相对湿度10~20天即可,所述微生物菌剂是由吸附载体和吸附于所述载体上的有效活菌组成。本方法修复效率高、成本低,无二次污染,因地制宜,能更加精准快速的修复煤矿塌陷区铬污染土壤,有效阻止铬在土壤中迁移,并且在土壤修复过程中长期为土壤提供营养元素,提高土壤的可利用价值。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矿 塌陷 污染 土壤 修复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煤矿塌陷区铬污染土壤修复方法,首先采用网格多点法进行土壤样品采集,然后对所采集的土壤样品的铬含量进行测定,并依据土壤铬含量测定结果将土壤划分等级,然后翻耕铬污染土壤表层厚10~18cm的土壤,再根据所划分的土壤等级施撒对应用量的微生物菌剂和土壤改良颗粒,最后对铬污染土地进行灌溉,灌水深度为20cm以上,土壤相对湿度达85%以上,并保持该相对湿度10~20天即可,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菌剂是由吸附载体和吸附于所述载体上的有效活菌组成,且每克微生物菌剂中含有的有效活菌总数为(5~150)×108CFU,所述有效活菌由土壤短芽孢杆菌、云芝栓孔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混合组成,且土壤短芽孢杆菌、云芝栓孔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有效活菌数比例为1~3.5:1~1.5:2~2.5,所述吸附载体是由椰糠、硅藻土和膨润土按照重量比1:2:1混合制成;所述土壤改良颗粒按照重量比是由120~140份豆渣、50~60份牡丹籽壳、100~120份秸秆、30~40份竹炭粉和150~200份改性米糠蛋白溶液制成,所述改性米糠蛋白溶液按照重量比是由10~15份米糠蛋白与100~120份蒸馏水混合后依次加入0.5~1份谷氨酰胺转氨酶和0.1~0.2份二甲酸钾在45~50℃温度下加热2h制得。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平顶山学院,未经平顶山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1183862.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