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超声作动原理的机器手及其工作方式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20058.5 | 申请日: | 2016-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4960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6 |
发明(设计)人: | 王亮;蒋正;金家楣;季瑞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N2/04 | 分类号: | H02N2/04;B25J15/00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贺翔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超声作动原理的机器手及其工作方式,机器手包括手掌平台与至少两根手指,每根手指包含一个固定关节和至少一个活动关节;手掌平台上设有与所述手指一一对应的固定孔;所述手指中,固定关节和其对应的固定孔固定相连,活动关节依次相连,且根部的活动关节和所述固定关节相连;固定关节包含振子模块;活动关节包含振子模块和接触模块;振子模块包含作动头、金属质量块、底座、纵振压电陶瓷组件、第一弯振压电陶瓷组件、第二弯振压电陶瓷组件和预紧螺栓;接触模块包含弹簧夹头、底盖、弹簧和接触块。本发明响应快、精度高、结构简单,具有广阔前景。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关节 活动关节 振子 弯振压电陶瓷 接触模块 手掌平台 固定孔 超声 纵振压电陶瓷 金属质量块 弹簧夹头 固定相连 依次相连 预紧螺栓 弹簧 底盖 底座 响应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超声作动原理的机器手,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掌平台与至少两根手指,每根手指包含一个固定关节和至少一个活动关节;所述手掌平台上设有与所述手指一一对应的固定孔;所述手指中,固定关节和其对应的固定孔固定相连,活动关节依次相连,且根部的活动关节和所述固定关节相连;所述固定关节包含振子模块;所述活动关节包含振子模块和接触模块;所述振子模块包含作动头、金属质量块、底座、纵振压电陶瓷组件、第一弯振压电陶瓷组件、第二弯振压电陶瓷组件和预紧螺栓;所述作动头包含驱动头、连接部、法兰盘和圆柱,其中,所述驱动头为球形;所述连接部为连续变截面结构,其截面为圆形,且其最小截面与驱动头的下端固定相连、最大截面与圆柱的上端固定相连;所述法兰盘设置在所述连接部和圆柱的连接处;所述作动头的轴线上设有和所述预紧螺栓相配合的螺纹孔;所述底座包含主体、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其中,所述主体为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的圆柱体;所述第一固定环、第二固定环均为上下开口的圆柱体,所述第一固定环的半径大于所述第二固定环;所述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的上端均和所述主体的底面固定相连,且主体、第一固定环、第二固定环同轴设置;所述纵振压电陶瓷组件、金属质量块、第一弯振压电陶瓷组件、第二弯振压电陶瓷组件均为圆柱形,依次从上到下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主体内;所述纵振压电陶瓷组件、金属质量块、第一弯振压电陶瓷组件、第二弯振压电陶瓷组件、底座主体的底面同轴设置且在轴心均设有供预紧螺栓穿过的通孔;预紧螺栓依次穿过底座主体的底面、第二弯振压电陶瓷组件、第一弯振压电陶瓷组件、金属质量块、纵振压电陶瓷组件和作动头上的螺纹孔螺纹连接,将纵振压电陶瓷组件、金属质量块、第一弯振压电陶瓷组件、第二弯振压电陶瓷组件夹紧在作动头和底座主体的底面之间;所述纵振压电陶瓷组件用于产生纵振传播至所述驱动头;所述第一弯振压电陶瓷组件、第二弯振压电陶瓷组件均用于产生弯振传播至所述驱动头,且第一弯振压电陶瓷组件产生的弯振和第二弯振压电陶瓷组件产生的弯振在空间上存在π/2相位差;所述接触模块包含弹簧夹头、底盖、弹簧和接触块;所述弹簧夹头为上端开口、内部中空的圆柱体,其下端设有用于锁住所述驱动头的圆孔;所述底盖包含第一套接环和凸环,所述第一套接环为上下开口的圆柱体,所述凸环设置在所述第一套接环的上端,和所述第一套接环固定相连;所述底盖的凸环设置在第一固定环、第二固定环之间;所述接触块包含连接板、第二套接环和接触环,其中,所述第二套接环、接触环均为上下开口的空心圆柱;所述第二套接环的下端通过连接板和所述接触环的上端固定相连,且所述第二套接环、接触环同轴设置;所述第一套接环和第二套接环通过套接进行间隙配合,使得接触块和底盖之间能够上下滑动;所述弹簧套在所述第一套接环和第二套接环外,一端和所述底盖的凸环相抵,另一端和所述接触块的连接板相抵;所述弹簧夹头上端和其所属活动关节的振子模块中作动头的法兰盘固定相连,下端的圆孔锁住与其相连的活动关节的驱动头;所述接触块中接触环的下端和所述弹簧夹头锁住的驱动头相抵;所述固定关节的底座设置在其所属手指对应的固定孔内、且作动头的法兰盘和所述手掌平台固定相连。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1120058.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优化数据库索引的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页面加载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