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活性多孔隙类材料的表面防护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01249.7 | 申请日: | 2016-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5719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发明(设计)人: | 郑精武;徐健伟;乔梁;蔡伟;姜力强;车声雷;应耀;李旺昌;余靓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25D3/38 | 分类号: | C25D3/38;C25D5/20;C25D5/08;C25D5/10;C25D5/12;C25D5/34 |
代理公司: | 杭州赛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0 | 代理人: | 陈杰 |
地址: | 31001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活性多孔隙类材料的表面防护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对高活性多孔隙类材料进行前处理,去除其表面的蜡、油或/和锈;(2)将材料通过带电入槽方式浸入无氰电镀铜溶液中,同时施加超声波,或者通过高压泵将镀液进行循环并以高压微射流形式冲刷基体,使得高活性多孔隙类材料在无氰镀铜溶液中以大电流密度值瞬间冲击预镀铜;(3)不经水处理,继续在无氰镀铜溶液中镀1‑15微米厚的铜镀层,最后根据需要继续电镀镍或电镀锌或电镀铜或电镀铬单一镀层或组合镀层。本发明所提供的表面防护方法能有效避免电镀液与基体材料的置换,对基体的润湿性好,防止在孔隙中形成空气腔,镀液迅速灌满盲孔,同时瞬间实现铜镀层的高速沉积。 | ||
搜索关键词: | 多孔隙类材料 高活性 表面防护 铜溶液 铜镀层 无氰镀 镀液 高压微射流 材料通过 带电入槽 高速沉积 基体材料 瞬间冲击 无氰电镀 组合镀层 浸入 超声波 电镀铬 电镀镍 电镀铜 电镀锌 电镀液 高压泵 空气腔 前处理 润湿性 预镀铜 镀层 灌满 盲孔 冲刷 去除 置换 施加 | ||
【主权项】:
1.一种高活性多孔隙类材料的表面防护方法,其特征于,包括如下步骤:(1)对高活性多孔隙类材料按照表面状况进行前处理,去除其表面的蜡、油或/和锈;(2)将材料通过带电入槽方式浸入无氰电镀铜溶液中,同时施加功率为0.3~5W/cm2的超声波,或者通过高压泵将镀液进行循环并以高压微射流形式冲刷基体,使得高活性多孔隙类材料在以羟基乙叉二膦酸(HEDP)、氨基甲叉二膦酸(AMDP)、亚甲基二膦酸(MDP)和肌醇六磷酸(PA)四种有机膦酸为铜复合配位剂的无氰镀铜溶液中以1.0 ~ 6.0 A/dm2的阴极大电流密度值瞬间冲击预镀铜,电镀时间为0.2~3min;无氰镀液中四种有机膦酸按3:2:1:0.2 的质量比例复配混合,复合配位剂的添加浓度为30‑150 g/L镀液,镀液中二价铜离子浓度 为10‑40 g/L,余量为水,用NaOH或KOH调整镀液的pH为8.5~10.5;(3)不经水处理,继续在无氰镀铜溶液中镀1‑15微米厚的铜镀层,最后根据需要继续电镀镍或电镀锌或电镀铜或电镀铬单一镀层或组合镀层;所述高活性多孔隙类材料为烧结稀土永磁材料、锌合金压铸材料、镁合金压铸材料或浸锌后的铝合金材料。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1101249.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