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人工生态岛礁建设的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83431.4 | 申请日: | 2016-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5929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6 |
发明(设计)人: | 谭勇华;于淼;莫微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E02D5/40 | 分类号: | E02D5/40;E02D17/18;E02D27/16;E02D27/52;E02B17/00;A01G9/029 |
代理公司: | 杭州赛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0 | 代理人: | 冯年群 |
地址: | 310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人工生态岛礁建设的施工方法,选取拟建设人工岛礁的礁盘,所述礁盘的面积不小于50㎡,基于所述礁盘的人工生态岛礁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设置基桩;(1)预钻孔;(2)预埋主支撑体;(3)往步骤(2)的主支撑体内填充混凝土填料;(4)重复步骤(1)至(3),在所述礁盘上,以2‑3米的间距,等间距设置若干基桩;第二步,围坝;第三步,填坝;第四步,在坝区的上部空间,依托各基桩,通过搭设若干辅支撑体,构建供人类及鸟类驻留的设施。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珊瑚砂为主料,建设人工岛礁,原料来源广泛,易于实施,通过立体构建生态植物种植区和人及鸟类驻留设施,实现人工岛礁的绿色可循环。 | ||
搜索关键词: | 岛礁 人工生态 基桩 驻留 构建 施工 鸟类 等间距设置 填充混凝土 辅支撑体 上部空间 生态植物 主支撑体 可循环 珊瑚砂 预钻孔 种植区 主支撑 建设 坝区 搭设 围坝 预埋 体内 重复 | ||
【主权项】:
1.人工生态岛礁建设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选取拟建设人工岛礁的礁盘,所述礁盘的面积不小于50㎡,基于所述礁盘的人工生态岛礁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设置基桩;(1)预钻孔:落潮后的停潮时段,于岛礁规划的位置钻孔,孔深0.8‑1.2m,孔径1.5‑2.5m;(2)预埋主支撑体:所述主支撑体包括壳体和骨架,壳体为内外壁涂有防腐涂料及底端封闭的金属圆筒,骨架固定设于壳体内,主支撑体外径与钻孔孔径适配,主支撑体预埋于步骤(1)的钻孔内;主支撑体与礁盘表面接触部位采用混凝土浇筑进而加固,避免主支撑体位移,主支撑体的高度3‑5m;(3)往步骤(2)的主支撑体内填充混凝土填料,所述步骤(2)和(3)的混凝土均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加工而成:经由不饱和树脂和有机膨润土混合浆料浸润改性的珊瑚砂200‑300份,水泥100‑150份,磁性有序介孔炭30‑50份,无机抗菌剂10‑20份,海水120‑200份,先将配方量的磁性有序介孔炭、无机抗菌剂和海水混合均匀,然后再加入到配方量的珊瑚砂和水泥中,混合均匀,获得混凝土;(4)重复步骤(1)至(3),在所述礁盘上,以2‑3米的间距,等间距设置若干基桩;第二步, 围坝;落潮后的停潮时段,若干基桩之间,用事先预制的钢筋混泥土板通过螺栓、铁丝和水泥连接紧固,形成若干坝区,各坝区构成立体的围坝,最外侧坝区的高度不低于2m;第三步,填坝,(1)各坝区填充礁土和海砂;(2)客土回填,采用改良熟土回填各坝区,回填深度30‑40cm,改良熟土以熟土为基料,添加适量纤维材料、有机肥、保水剂和土壤稳定剂加工而成;(3)结缕草的播种:于7月底8月初雨后播种,播种前先将种子用质量分数0.4‑0.5%的氢氧化钠溶液浸泡18‑24小时,再用清水洗净、晾干,播种后10‑13天发芽,20‑25天齐苗,期间至少浇水一次至改良熟土层湿透;第四步,在坝区的上部空间,依托各基桩,通过搭设若干辅支撑体,构建供人类及鸟类驻留的设施。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未经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1083431.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