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湿式冷却塔除雾收水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1031101.0 | 申请日: | 2016-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722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5 |
发明(设计)人: | 康勇;田雅婧;余纪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F28C1/16 | 分类号: | F28C1/16;B01D50/00;B01D45/16;B01D46/00;B01D46/24 |
代理公司: | 天津创智天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4 | 代理人: | 王秀奎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湿式冷却塔除雾收水装置,包括由底流管、排水管、锥段、进气管、溢流管和支管安装孔组成的旋风分离单元;由导流单元外壳、导流叶片、集水腔、集水腔排水口和排水口组成的导流单元;由纤维聚结滤筒、缓冲腔和出气口组成的纤维聚结单元。本发明能高效回收湿热气体中夹带及冷凝的雾滴,当雾滴粒径在2.5~27.5μm时,回收率可达90%以上;所回收水分水质符合循环水使用标准,可以全部返回循环水使用,达到湿式冷却塔节水的目的;同时,能够减轻冷却塔排气口水雾对环境的影响,降低军团菌等影响人体健康的微生物的扩散。 | ||
搜索关键词: | 湿式冷却塔 收水装置 集水腔 排水口 除雾 导流 聚结 冷却塔 纤维 旋风分离单元 循环水使用 排水管 单元外壳 导流叶片 返回循环 高效回收 湿热气体 雾滴粒径 影响人体 冷凝 安装孔 出气口 底流管 缓冲腔 进气管 军团菌 排气口 溢流管 夹带 滤筒 水雾 雾滴 支管 锥段 回收率 微生物 扩散 水质 回收 节水 健康 | ||
【主权项】:
1.一种湿式冷却塔除雾收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底流管、排水管、锥段、进气管、溢流管和支管安装孔组成的旋风分离单元;由导流单元外壳、导流叶片、集水腔、集水腔排水口和排水口组成的导流单元;由纤维聚结滤筒、缓冲腔和出气口组成的纤维聚结单元;旋风分离单元上端通过内螺纹接管与导流单元连接,导流单元上端通过法兰与纤维聚结单元连接;所述的旋风分离单元,上端为带有切向进气口的圆柱形进气管,进气管的圆柱段中心位置设置有溢流管,进气管圆柱段下方通过法兰连接有锥段,锥段下端设置有圆柱形的底流管,底流管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排水管和支管安装孔,在旋风分离单元内部中间位置设置有减阻回水管,减阻回水管顶端通过其顶部的螺纹接口与导流单元的集水腔排水口连接,底端延伸至旋风分离单元底流管内,微孔喷淋管安装在减阻回水管外侧,形成夹套结构,进水支管穿过支管安装孔,并通过螺纹与微孔喷淋管相连;所述的导流单元结构为上下开口的圆锥形,导流单元中间设置有集水腔,集水腔与导流单元外壳之间设置有导流叶片,导流单元下端与集水腔连接设置有集水腔排水口,沿导流单元外壳外壁圆周设置有排水口;所述的纤维聚结单元内设置有与集水腔相连的纤维聚结滤筒,纤维聚结滤筒上方与纤维聚结单元顶端相连,且纤维聚结单元顶端的出口与纤维聚结滤筒相连。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1031101.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炉子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 下一篇:辐射换热器、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