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太阳能双效制冷和热水联合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13849.8 | 申请日: | 2016-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2457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5 |
发明(设计)人: | 丁林;王军;L.彼得;严倩雯;周璐璐;黄宁宁;宋鹏飞;殷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F25B29/00 | 分类号: | F25B29/00;F25B2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杨晓玲 |
地址: | 211189***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太阳能双效制冷和热水联合系统。主要包括一次水系统,并联双效吸收式制冷系统和二次水系统。本系统基于双效吸收式制冷的工作原理,将太阳辐射能转化为热能,驱动双效吸收式制冷系统的运行,并且整个双效吸收式制冷系统可以作为换热器,将热量转化到生活热水中。当用户所需的制冷量较少或者制冷时,系统可以把多余的热量用于生活热水,生活热水的热量通过双效吸收式循环系统传递,不仅可以逆温差传热,而且热损失较少,换热效率较高。本双效制冷系统的高温热交换器分为高温浓溶液热交换器和高温稀溶液热交换器,提高了热量的有效利用率。一次水系统和二次水系统在温驱换热器里进行热交换,保证系统的热平衡和稳定性。 | ||
搜索关键词: | 双效吸收式制冷 生活热水 一次水系统 联合系统 热交换器 双效制冷 二次水 换热器 太阳能 热交换 高温热交换器 双效制冷系统 高温浓溶液 高温稀溶液 双效吸收式 太阳辐射能 有效利用率 保证系统 工作原理 热量转化 温差传热 循环系统 热效率 热平衡 热损失 制冷量 并联 制冷 驱动 传递 转化 | ||
【主权项】:
1.一种太阳能双效制冷和热水联合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次水系统、并联双效吸收式制冷系统、二次水系统;所述并联双效吸收式制冷系统包括冷凝器(1)、蒸发器(2)、低温热交换器(3)、吸收器(4)、高温浓溶液热交换器(5‑1)、高温稀溶液热交换器(5‑2)、低压发生器(6)、高压发生器(7);所述高压发生器(7)的高压蒸汽沿第一管道(21)进入低压发生器(6),换热后沿第二管道(9)进入冷凝器(1);低压发生器(6)的低压蒸汽通过低压管道(22)进入冷凝器(1);从冷凝器(1)流出的高压水经节流后沿第三管道(15)进入蒸发器(2),低压水在蒸发器(2)中蒸发吸热变为低压水蒸气沿第四管道(16)进入吸收器(4);吸收器(4)中的溴化锂稀溶液分为两支流出,一支沿第五管道(17)在低温热交换器(3)中换热后进入低压发生器(6),另一支沿第六管道(18)在高温稀溶液热交换器(5‑2)换热后进入高压发生器(7);高压发生器(7)流出的溴化锂浓溶液沿第七管道(19)在高温浓溶液热交换器(5‑1)中换热后进入吸收器(4),低压发生器(6)流出的溴化锂浓溶液沿第八管道(20)在低温热交换器中换热后进入吸收器(4);所述一次水系统包括集热器(8)、储热水箱(10)、高温稀溶液热交换器(5‑2)、高压发生器(7)、低压发生器(6)、温驱换热器(11);所述储热水箱(10)流出的热水沿第九管道(23)依次在高压发生器(7)、高温稀溶液热交换器(5‑2)、低压发生器(6)、温驱换热器(11)进行逆流换热后,再重新进入集热器(8)中集热;所述二次水系统包括冷水入口、高温浓溶液热交换器(5‑1)、吸收器(4)、冷凝器(1)、温驱换热器(11);所述冷水入口连接三支管道,冷水沿第十管道(24)进入高温浓溶液热交换器(5‑1)进行换热,冷水沿第十一管道(25)经过先后进入吸收器(4)、冷凝器(1)进行换热,冷水沿第十二管道(26)进入温驱换热器(11)进行换热,第十管道(24)、第十一管道(25)、第十二管道(26)汇流后进入生活用热水系统。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1013849.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