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太阳能双效制冷和热水联合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13849.8 | 申请日: | 2016-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2457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5 |
发明(设计)人: | 丁林;王军;L.彼得;严倩雯;周璐璐;黄宁宁;宋鹏飞;殷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F25B29/00 | 分类号: | F25B29/00;F25B2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杨晓玲 |
地址: | 211189***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效吸收式制冷 生活热水 一次水系统 联合系统 热交换器 双效制冷 二次水 换热器 太阳能 热交换 高温热交换器 双效制冷系统 高温浓溶液 高温稀溶液 双效吸收式 太阳辐射能 有效利用率 保证系统 工作原理 热量转化 温差传热 循环系统 热效率 热平衡 热损失 制冷量 并联 制冷 驱动 传递 转化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太阳能双效制冷和热水联合系统。主要包括一次水系统,并联双效吸收式制冷系统和二次水系统。本系统基于双效吸收式制冷的工作原理,将太阳辐射能转化为热能,驱动双效吸收式制冷系统的运行,并且整个双效吸收式制冷系统可以作为换热器,将热量转化到生活热水中。当用户所需的制冷量较少或者制冷时,系统可以把多余的热量用于生活热水,生活热水的热量通过双效吸收式循环系统传递,不仅可以逆温差传热,而且热损失较少,换热效率较高。本双效制冷系统的高温热交换器分为高温浓溶液热交换器和高温稀溶液热交换器,提高了热量的有效利用率。一次水系统和二次水系统在温驱换热器里进行热交换,保证系统的热平衡和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制冷空调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太阳能双效制冷和热水联合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是能源消耗大国,每年用于建筑空调和热水的能耗占总能耗的很大一部分,为了减少常规能源,研究太阳能驱动的空调系统和太阳能热水系统对保护自然环境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实现太阳能制冷有两条途径:太阳能光电转换,利用产生的电制冷,但是光电转换效率都很低,成本较高,不能推广使用;太阳能光热转换,利用热能制冷,近年来,成本相对较低,可以大规模推广使用。
近年来,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在单效溴化锂-水吸收式空调的基础上对系统发生器的工作方式和溶液的循环流程进行改进,又衍生出了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循环。但是双效吸收式制冷循环对集热器温度有了更高的要求,现有的真空集热管难以满足双效溴化锂-水吸收式制冷空调的要求。普通的太阳能空调系统只是单纯的用于制冷,在太阳能辐射丰富的时候,会造成能量的浪费;在太阳能辐射不足的时候,系统就不能正常运行。
单纯的集热器把热量传递给生活用水系统,也能供给用户使用,但是这种形式通常用于板式换热器,此传热方式只能以正温差(集热器的温度要始终高于生活用水系统的温度)传热,且效率不高。比如说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固然在中国乃至全时间都有巨大的市场,它是太阳能利用的宜一个重要方式,但是它也存在许多缺陷,它受天气的影响比较大,当天气不好或者冬季时,太阳能热水器都不能正常使用。鉴于此,我们可以借助与双效吸收式制冷系统,利用双效循环的特性可以实现逆温差传热,且效率也会提高。当人们需求的制冷量较少或者不需要制冷时,通常的太阳能空调系统经济性就不会太好,还会造成能源和设备的浪费。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太阳能双效制冷和热水联合系统,该系统可以把太阳能双效制冷空调系统多余的热量通过双效吸收式循环转化为生活热水系统(二次水系统),不仅能够制冷,还能为用户提供热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太阳能双效制冷和热水联合系统,包括一次水系统、并联双效吸收式制冷系统、二次水系统;
所述并联双效吸收式制冷系统包括冷凝器、蒸发器、低温热交换器、吸收器、高温浓溶液热交换器、高温稀溶液热交换器、低压发生器、高压发生器;所述高压发生器的高压蒸汽沿第一管道进入低压发生器,换热后沿第二管道进入冷凝器;低压发生器的低压蒸汽通过低压管道进入冷凝器;从冷凝器流出的高压水经节流后沿第三管道进入蒸发器,低压水在蒸发器中蒸发吸热变为低压水蒸气沿第四管道进入吸收器;吸收器中的溴化锂稀溶液分为两支流出,一支沿第五轨道在低温热交换器中换热后进入低压发生器,另一支沿第六管道在高温稀溶液热交换器换热后进入高压发生器;高压发生器流出的溴化锂浓溶液沿第七管道在高温浓溶液热交换器中换热后进入吸收器,低压发生器流出的溴化锂浓溶液沿第八管道在低温热交换器中换热后进入吸收器;
所述一次水系统包括集热器、储热水箱、高温稀溶液热交换器、高压发生器、低压发生器、温驱换热器;所述储热水箱流出的热水沿第九管道依次在高压发生器、高温稀溶液热交换器、低压发生器、温驱换热器进行逆流换热后,再重新进入集热器中集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1384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