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列车‑轨道‑结构耦合系统异步长高效动力分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370298.4 | 申请日: | 2016-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513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8 |
发明(设计)人: | 朱志辉;龚威;王力东;杨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075 湖南省长沙市天心***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一种列车‑轨道‑结构耦合系统异步长高效动力分析方法,包括列车结构模型模块、轨道结构模型模块、下部结构模型模块、车轮和轨道钢轨之间的轮轨动力接触模型模块、轨道不平顺模块、轨道和下部结构间的动力相互作用模型模块;其中,列车结构模型与轨道结构模型通过轮轨接触关系耦合为列车‑轨道子系统,下部结构为下部结构子系统;列车‑轨道子系统与下部结构子系统间通过轨道与下部结构间的相互作用力平衡条件实现耦合;列车‑轨道子系统与下部结构子系统采用不同的时间积分步长,列车‑轨道子系统采用小的时间积分步长的子步长,下部结构子系统的积分步长采用大的时间积分步长的主步长;主步长为子步长的整数倍或者非整数倍。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列车 轨道 结构 耦合 系统 异步 高效 动力 分析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列车‑轨道‑结构耦合系统异步长高效动力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列车结构模型模块、轨道结构模型模块、下部结构模型模块、车轮和轨道钢轨之间的轮轨动力接触模型模块、轨道不平顺模块、轨道和下部结构间的动力相互作用模型模块;其中,列车结构模型与轨道结构模型通过轮轨接触关系耦合为列车‑轨道子系统,下部结构为下部结构子系统;列车‑轨道子系统与下部结构子系统间通过轨道与下部结构间的相互作用力平衡条件实现耦合;列车‑轨道子系统与下部结构子系统采用不同的时间积分步长,列车‑轨道子系统采用小的时间积分步长的子步长,下部结构子系统的积分步长采用大的时间积分步长的主步长;主步长为子步长的整数倍或者非整数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370298.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