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气动高压卸压阀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16367.3 | 申请日: | 2016-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5293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6 |
发明(设计)人: | 赵宪斌;侯晓;张乐;赵汉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航天动力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16K17/10 | 分类号: | F16K17/10;F16K2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11120 | 代理人: | 仇蕾安,杨志兵 |
地址: | 710025***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液/气动高压卸压阀,该卸压阀能够以低压油/气为动力,适应高压油卸荷,体积小、重量轻、可靠性高,可实现远程卸压。其整体结构包括高压舱、低压舱以及用于连接高压舱和低压舱的连接法兰。该卸压阀以柱状阀和球阀结合形式,保证高温高压油液的密封。需要卸压时,利用低压舱输入的低压油(气),推动针形顶杆打开高压舱的密封球和柱形阀芯,完成卸压。为了防止振动和噪声,避免冲蚀密封部件,设计了特殊的变化的节流舱间隙通道,使得流动的高压油经过沿程压力损失,油压降低。卸压后油液顺着间隙流动,从卸压阀回油接口流出。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动 高压 卸压阀 | ||
【主权项】:
一种液/气动高压卸压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高压舱、低压舱和连接法兰(8);所述高压舱包括:高压舱壳体(1)以及位于高压舱壳体(1)内部的高压舱弹簧(2)、柱形阀芯(4)和节流舱(5);所述高压舱壳体(1)一端开口一端封闭;所述柱形阀芯(4)有中心盲孔,在其圆周面上加工有环形沟槽,沟槽内有和与其中心盲孔贯通的节流孔;所述节流舱(5)为具有中心通孔的柱形结构,在其一端端面上加工有环形腔,在所述节流舱(5)的内圆周面上加工有贯通其中心通孔和所述环形腔的节流孔;所述节流舱(5)位于高压舱壳体(1)内,其未设置环形腔的一端与所述高压舱壳体(1)的内底面接触;外圆周面上套有高压舱密封圈(3)的柱形阀芯(4)位于所述节流舱(5)的中心通孔内,在所述柱形阀芯(4)的中心盲孔内放置高压舱弹簧(2),所述高压舱弹簧(2)的一端与柱形阀芯(4)的内底面抵触,另一端与高压舱壳体(1)的内底面抵触;在所述高压舱壳体(1)的封闭端设置有与柱形阀芯(4)的中心盲孔贯通的高压油接口;卸压阀处于闭合状态时,所述高压舱弹簧(2)处于自然状态,柱形阀芯(4)的开口端与高压舱壳体(1)的内底面之间有间隙,柱形阀芯(4)上的节流孔与节流舱(5)上的节流孔不在同一径向截面上;所述低压舱包括:低压舱壳体(10)以及位于低压舱壳体(10)内的传动盖(13)、针形顶杆(7)和低压舱弹簧(9);所述低压舱壳体(10)一端开口,另一端加工有过孔,在其开口端密封安装低压油/气口盖;所述低压油/气口盖上设置有与所述低压舱壳体(10)中心孔贯通的低压油/气接口;所述针形顶杆(7)为阶梯杆,其一端固定传动盖(13)后密封安装在低压舱壳体(10)内,所述传动盖(13)与低压油/气口盖间有间隙,另一端从低压舱壳体(10)的过孔伸出;所述针形顶杆(7)位于低压舱壳体(10)内部分的外圆周面上套装有低压舱弹簧(9),所述低压舱弹簧(9)的一端与所述针形顶杆(7)的轴肩抵触,另一端与所述低压舱壳体(10)过孔所在端的内底面抵触;设置在所述低压舱壳体(10)的外圆周面上的回油/气接口与低压舱弹簧(9)所在环形区域贯通;卸压阀处于闭合状态时,所述低压舱弹簧(9)处于自然状态,针形顶杆(7)的轴肩与低压舱壳体(10)过孔所在端的内底面之间有间隙;所述连接法兰(8)的一端与所述高压舱相连,另一端与所述低压舱相连,具体为:在所述连接法兰(8)一端的中心位置放置有密封球(6),将连接法兰(8)放置有密封球(6)的一端密封固接在所述高压舱壳体(1)的开口端,使所述密封球(6)与所述柱形阀芯(4)的封闭端接触,处于连接法兰(8)的阀座上;连接法兰(8)的另一端密封安装在所述低压舱壳体(10)的过孔端;所述针形顶杆(7)伸出低压舱壳体(10)的部分穿过连接法兰(8)的中心孔抵触所述密封球(6),所述针形顶杆(7)与低压舱壳体(10)的过孔以及连接法兰(8)的中心孔间有间隙。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航天动力技术研究所,未经西安航天动力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316367.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