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垃圾热处理炉分类出杂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62371.9 | 申请日: | 2016-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9819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0 |
发明(设计)人: | 李启仁;曹文波;明永刚;舒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未名生物环保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5/44 | 分类号: | F23G5/44;F23G5/50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程笃庆;黄乐瑜 |
地址: | 238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垃圾热处理炉分类出杂控制系统,包括上炉体、下炉体和底座、传送机构和控制机构;上炉体内具有储料腔,上炉体上入料口,上炉体对应入料口的位置安装有入料门,上炉体上还设有连通储料腔的出气通孔;下炉体上具有燃烧腔,下炉体上设有进气通孔;底座上设有多个排杂通孔、多个导杂通孔、多个杂质分类孔组、多个螺旋杆和驱动电机,杂质分类孔组包括多个杂质分类孔;传送机构安装在底座下方,传送机构包括第一传送带、第二传送带、第三传送带、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和第三驱动装置;控制机构包括控制装置、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和第三传感器。本发明便于控制杂质排出量和剩余量,且有利于杂质粉碎和分类。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垃圾 热处理 分类 控制系统 | ||
【主权项】:
1.一种垃圾热处理炉分类出杂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炉体(1)、下炉体(2)和底座(3)、传送机构和控制机构;上炉体(1)内具有储料腔(11),上炉体(1)顶部设有连通储料腔(11)的入料口(12),上炉体(1)对应入料口(12)的位置安装有入料门(13),上炉体(1)上还设有连通储料腔(11)的出气通孔;下炉体(2)上具有燃烧腔(21),下炉体(2)上设有连通燃烧腔(21)的进气通孔;底座(3)安装在下炉体(2)下方,底座(3)上设有多个排杂通孔(31)、多个导杂通孔(32)、多个杂质分类孔组(33)、多个螺旋杆(34)和驱动电机,排杂通孔(31)水平穿过底座(3),任意两个排杂通孔(31)相互平行,导杂通孔(32)与排杂通孔(31)一一对应,导杂通孔(32)连通其对应的排杂通孔(31)与燃烧腔(21);杂质分类孔组(33)与排杂通孔一一对应,杂质分类孔组(33)连通其对应的排杂通孔(31)与底座(3)下部空间;杂质分类孔组(33)包括多个杂质分类孔;螺旋杆(34)与导杂通孔(31)一一对应,螺旋杆(34)可转动安装在其对应的导杂通孔(31)内,螺旋杆(34)水平设置,驱动电机驱动连接螺旋杆(34),驱动电机驱动螺旋杆(34)转动;传送机构安装在底座下方,传送机构包括第一传送带(41)、第二传送带(42)、第三传送带(43)、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和第三驱动装置,第一传送带(41)位于杂质分类孔组(33)正下方,第二传送带(42)和第三传送带(43)分别位于第一传送带(41)的两侧,并分别位于排杂通孔(31)两端的正下方,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和第三驱动装置分别驱动第一传送带(41)、第二传送带(42)和第三传送带(43);控制机构包括控制装置、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和第三传感器,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和第三传感器分别检测第一传送带(41)、第二传送带(42)和第三传送带(43)上部的重力;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第三驱动装置、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和第三传感器均通信连接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分别通过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和第三传感器分别获取第一传送带(41)、第二传送带(42)和第三传送带(43)上部的重力,并根据第一传送带(41)、第二传送带(42)和第三传送带(43)上部的重力分别控制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和第三驱动装置工作,使第一传送带(41)、第二传送带(42)和第三传送带(43)上部的重力越大,所对应的转动的速度也越快;杂质分类孔横截面面积沿着竖直向下的方向逐渐增加;下炉体(2)的侧壁内设有储液腔(22),下炉体(2)上设有连通储液腔(22)的进液口和出液口;下炉体(2)上安装有多个穿过储液腔(22)的导热柱(23),导热柱(23)内上设有连通燃烧腔(21)的导热槽;下炉体(2)上安装有导热管(24),导热管(24)两端分别与下炉体相对两侧的内壁连接,并与储液腔(22)连通。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未名生物环保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未名生物环保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162371.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蓄热式废液燃烧器
- 下一篇:一种新型生活垃圾环保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