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软包锂离子电池以及其正极耳焊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01771.9 | 申请日: | 2016-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2022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9 |
发明(设计)人: | 吴吉强;陶芝勇;曾坚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海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26 | 分类号: | H01M2/26;H01M2/34;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潘俊达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新区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软包锂离子电池以及其正极耳焊接方法,电池包括电芯体,在电芯体上设置有正极耳,正极耳包括铝极耳,铝极耳的第一端部位于电芯体内,第二端部伸出在外,铝极耳向电芯体的外侧方向弯折,形成第一折痕,在铝极耳的预定位置焊接有镍片,镍片的第一端部与铝极耳焊接连接,以镍片的第一端部为弯折位,铝极耳还朝电芯体的第一宽度端部方向弯折,铝极耳呈一紧贴在电芯体外侧的U形弯折部,所示镍片的第一端部位于U形弯折部的封闭端内,第二端部自U形弯折部的开口处伸出在电芯体的第一宽度端部外,且伸出超过铝极耳的第二端部。应用该技术方案,消除了镍片端刺穿隔膜的风险,改善产品的安全性能。 | ||
搜索关键词: | 铝极耳 电芯体 镍片 正极耳 第二端部 弯折 焊接 软包锂离子电池 第一端部 宽度端部 第一端 伸出 安全性能 焊接连接 预定位置 封闭端 开口处 刺穿 电芯 折痕 隔膜 紧贴 电池 体内 应用 | ||
【主权项】:
1.一种软包锂离子电池,其特征是,包括电芯体,在所述电芯体上设置有正极耳,所述正极耳包括伸出在所述电芯体外的铝极耳,所述铝极耳的第一端部位于所述电芯体内,第二端部自电芯体的第一宽度端部伸出在外,所述铝极耳在紧贴所述电芯体的第一宽度端部处向所述电芯体的外侧方向弯折,形成第一折痕,在所述铝极耳的所述第一折痕到所述铝极耳的第二端部之间的预定位置焊接有镍片,所述镍片的第一端部与所述铝极耳焊接连接,以所述镍片的第一端部为弯折位,所述铝极耳还朝所述电芯体的第一宽度端部方向弯折,所述铝极耳呈一紧贴在所述电芯体外侧的U形弯折部,所述镍片的第一端部位于所述U形弯折部的封闭端内,第二端部自所述U形弯折部的开口处伸出在所述电芯体的第一宽度端部外,且伸出超过所述铝极耳的第二端部;所述正极耳的焊接方法,包括:将所述软包锂离子电池置于极柱定位装置的底座上,其中所述极柱定位装置包括所述底座,在所述底座的前端还设置有凸起的侧边定位棱、在所述底座的右端还设置有凸起的极耳定位台,所述极耳定位台的宽度与所述软包锂离子电池的正极耳的铝极耳的宽度相同;使所述软包锂离子电池的侧边边缘抵在所述极柱定位装置的侧边定位棱前,且使所述软包锂离子电池的宽度端部抵在所述极耳定位台的底部,且使所述铝极耳与所述极耳定位台的位置正对,弯折所述铝极耳使所述铝极耳在所述极耳定位台的底部处形成有第一折痕,所述铝极耳弯折后绕过所述极耳定位台伸出在所述极耳定位台的顶面;在所述极耳定位台上将镍片焊接在所述铝极耳的顶部形成所述正极耳,其中所述镍片与所述铝极耳上下正对,且所述镍片的第一末端与所述极耳定位台位于所述底座侧的边缘相对齐;自所述极柱定位装置上取下所述软包锂离子电池,在所述铝极耳的所述第一折痕处,往所述软包锂离子电池的电芯侧下弯所述铝极耳,使所述正极耳贴在所述电芯侧,以所述镍片的第一末端位置为弯折位上弯所述铝极耳,使所述铝极耳在所述电芯侧形成一开口向上的U形弯折部,所述镍片的第一末端被包裹在所述铝极耳的U形弯折部内,第二末端自U形弯折部的开口处伸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海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海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101771.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