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两相外凸轮激波滚针滚子块传动内燃机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57196.7 | 申请日: | 2016-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732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梁尚明;邓成军;陈飞宇;徐毅;李华;林光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F02B75/02 | 分类号: | F02B75/02;F02B75/22;F02B75/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65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两相外凸轮激波滚针滚子块传动内燃机,涉及燃气动力领域。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内燃机,八个气缸环形对称均布在外凸内齿轮周围,使外凸内齿轮受合力为零,气缸活塞通过推杆直接作用于外凸内齿轮上,动力由外凸内齿轮经两相外凸轮激波滚针滚子块活齿传动传给与两相外凸轮键联接的输出轴。该内燃机省去了传统内燃机中的连杆和曲轴,其外凸内两相激波滚针滚子块传动机构无偏心质量、具有惯性力及工作载荷自平衡特点,输出轴转速取决于活齿传动的传动比,若活齿架固定,则两相外凸轮高速输出,可广泛用于需高转速的领域,如直升机发动机、小型发电机等,输出转速一定时,可减少有害气体排放。该内燃机结构简单紧凑、轴向尺寸小,受力自平衡,运转平稳。 | ||
搜索关键词: | 两相 凸轮 激波 滚子 传动 内燃机 | ||
【主权项】:
两相外凸轮激波滚针滚子块传动内燃机,主要由气缸盖(1)、排气门(2)、进气门(3)、气缸(4)、缸体(5)、推杆(6)、活塞(7)、弹簧(8)、滚子(9)、外凸内齿轮(10)、滚针滚子块活齿(11)、活齿架(12)、两相外凸轮(13)、输出轴(14)、滚针(15)及起动系统、冷却系统、供油系统、润滑系统、配气系统组成,其特征在于:八个气缸(4)环形对称均匀布置在外凸内齿轮(10)的周围,外凸内两相激波滚针滚子块传动机构将活塞(7)的往复直线运动转变为输出轴(14)的旋转运动——气缸活塞(7)通过推杆(6)直接作用于外凸内齿轮(10)上,推动外凸内齿轮(10)旋转,动力由外凸内齿轮(10)经两相外凸轮激波滚针滚子块活齿传动传给与两相外凸轮(13)键连接的输出轴(14)输出,外凸内齿轮(10)将内燃机和两相外凸轮激波滚针滚子块活齿传动机构有机地融为一体,使内燃机无需再配备变速器即可高速输出;上述外凸内两相激波滚针滚子块传动机构由凸轮机构和两相外凸轮激波滚针滚子块活齿传动机构有机的组合而成;其中,凸轮机构由缸体(5)、弹簧(8)、推杆(6)、外凸内齿轮(10)、滚子(9)组成,推杆(6)的一端与活塞(7)固定联接,另一端安装滚子(9),滚子(9)使推杆(6)与外凸内齿轮(10)之间为滚动摩擦联接,弹簧(8)的一端固定在活塞(7)的下面,另一端固定在气缸下部的凸台上,弹簧(8)使推杆上的滚子(9)始终与外凸内齿轮(10)接触,每个气缸都配有活塞、带滚子的推杆及弹簧;两相外凸轮激波滚针滚子块活齿传动机构由外凸内齿轮(10)、滚针滚子块活齿(11)、活齿架(12)、两相外凸轮(13)和与其键联接的输出轴(14)组成;上述滚针滚子块活齿(11)由支架块(16)、销(17)、滚针(18)、滚针套筒(19)组成,销(17)的两端与支架块(16)两侧的孔之间均为紧配合,安装在支架块(16)两端的滚针套筒(19)由销(17)支承并通过滚针(18)与支架块(16)组成滚动联接关系;活齿架(12)为套筒结构,沿该套筒结构的周向开有Z12个径向导槽,滚针滚子块活齿(11)可在该径向导槽中径向移动,为使滚针滚子块活齿(11)与活齿架(12)之间的接触由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在活齿架(12)的径向导槽内壁上沿径向开有用以装滚针(15)的沟槽,在该沟槽内装有若干根滚针(15),滚针滚子块活齿(11)的支架块(16)通过滚针(15)与活齿架(12)的径向导槽组成滚动联接关系,从而实现了滚针滚子块活齿(11)与活齿架(12)之间的接触由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外凸内齿轮(10)的外部为具有四个互成90°夹角且轴心对称的凸出部分的四相凸轮,内部是内齿轮;滚针滚子块活齿(11)两端的滚针套筒(19)分别与外凸内齿轮(10)的内齿轮齿廓和两相外凸轮(13)的外凸轮轮廓相啮合各组成一个纯滚动高副;外凸内齿轮(10)的内齿轮齿廓曲线是滚针滚子块活齿(11)一方面随活齿架(12)转动,另一方面又在活齿架(12)的径向导槽中移动的过程中,其外端滚针套筒(19)所处一系列位置的包络线,故外凸内齿轮(10)不仅是凸轮机构中的凸轮,还是两相外凸轮激波滚针滚子块活齿传动机构中的内齿轮,整个两相外凸轮激波滚针滚子块活齿传动机构内置于外凸内齿轮(10)的内部;两相外凸轮(13)自身形状呈180°中心对称,自身质量完全平衡,其轮廓曲线为标准椭圆曲线,或为双相余弦曲线,或为双偏心圆弧曲线;外凸内齿轮(10)的外表面凸轮轮廓曲线可以根据实际设计需要选定,以获得最佳的动力学性能,提高内燃机的能量转换效率;输出轴(14)、外凸内齿轮(10)、活齿架(12)和两相外凸轮(13)四个零件的轴心线重合并由机架轴承支承;滚针滚子块活齿数Z12和外凸内齿轮(10)的波数Z10相差为2,活齿架(12)与机架固联,两相外凸轮(13)与输出轴(14)键联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057196.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单晶硅磨片机封盖
- 下一篇:一种五金加工平面抛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