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采用电力载波通讯的用于电动汽车的充电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65825.8 | 申请日: | 2015-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317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王双印;王兴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神州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24 | 代理人: | 邓扬 |
地址: | 130012 ***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用电力载波通讯的用于电动汽车的充电系统,包括若干智能充电装置和智能通讯终端,各智能充电装置均与智能通讯终端无线连接,相邻的两个智能充电装置电连接,所述智能充电装置包括箱体、竖直设置在箱体下方的立柱、设置在箱体上的显示装置、充电装置、刷卡口、报警装置和控制按键,该采用电力载波通讯的用于电动汽车的充电系统通过载波发送电路中的NE555作为震荡发生器,再通过第五电容和第六电容将信号耦合到电源线上,实现了载波传输,从而不仅完成对各充电装置的供电,还保证了对各充电装置的通讯控制;不仅如此,通过显示装置、充电装置、刷卡口、报警装置和控制按键,提高了充电系统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电力 载波 通讯 用于 电动汽车 充电 系统 | ||
【主权项】:
一种采用电力载波通讯的用于电动汽车的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智能充电装置和智能通讯终端(8),各智能充电装置均与智能通讯终端(8)无线连接,相邻的两个智能充电装置电连接,所述智能充电装置包括箱体(1)、竖直设置在箱体(1)下方的立柱(7)、设置在箱体(1)上的显示装置(2)、充电装置(3)、刷卡口(4)、报警装置(5)和控制按键(6),所述箱体(1)中设有中央控制装置,所述显示装置(2)、充电装置(3)、刷卡口(4)、报警装置(5)和控制按键(6)均与中央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中央控制装置为PLC;所述箱体(1)中设有电力载波模块,所述电力载波模块包括载波发送电路,所述载波发送电路包括集成电路(U1)、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第六电容(C6)、三极管(Q1)、变压器(T1)、第一电感(L1)和第二电感(L2),所述集成电路(U1)的型号为NE555,所述集成电路(U1)的接地端接地,所述集成电路(U1)的控制端通过第二电容(C2)接地,所述集成电路(U1)的重置端和电源端均外接5V直流电压电源,所述集成电路(U1)的触发点端和重置锁定端连接,所述集成电路(U1)的重置锁定端通过第一电容(C1)接地,所述集成电路(U1)的输出端通过第三电阻(R3)和第四电阻(R4)组成的串联电路接地,所述集成电路(U1)的放电端通过第一电阻(R1)外接5V直流电压电源,所述集成电路(U1)的放电端通过第二电阻(R2)与集成电路(U1)的触发点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分别与第三电阻(R3)和第四电阻(R4)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四电阻(R4)与第三电容(C3)并联,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通过变压器(T1)的输入回路外接5V直流电压电源,所述变压器(T1)的输出回路与第四电容(C4)并联,所述变压器(T1)的两个输出端,其中一个输出端与第一电感(L1)和第五电容(C5)组成的串联电路连接,另一个输出端与第二电感(L2)和第六电容(C6)组成的串联电路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工程学院,未经长春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21065825.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