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小覆跨比超浅埋矩形暗挖断面支撑施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43575.8 | 申请日: | 2015-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252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王丽梅;袁银书;张云富;王安鑫;辛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六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14 | 分类号: | E21D11/14;E21D11/15;E21D11/10;E21D20/00;E21F17/103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王丽英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塘***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小覆跨比超浅埋矩形暗挖断面支撑施工结构,它包括沿道路的管线下方设定的地下通道的顶标高位置从道路一侧向道路另一侧依次穿设多根彼此左右紧密设置的顶部管幕,在地下通道的两侧壁位置穿设多根彼此上下紧密设置的侧部管幕;所述的地下通道的顶部管幕和两侧部管幕围成的内部区域挖有第一导洞、第二导洞和第三导洞,在各导洞内设置有支撑,在地下通道两侧壁处的工字钢撑外侧的土体内打有多根锁脚锚杆,多根锁脚锚杆与相邻处的工字钢撑通过螺栓连接并满焊相连。采用本结构保证了整个施工过程在监测安全的情况下进行。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覆跨 超浅埋 矩形 断面 支撑 施工 结构 | ||
【主权项】:
一种小覆跨比超浅埋矩形暗挖断面支撑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沿道路的管线下方设定的地下通道的顶标高位置沿道路宽度方向向从道路一侧向道路另一侧依次穿设多根彼此左右紧密设置的顶部管幕,每两根相邻的顶部管幕之间采用角钢锁口连接,在地下通道的高度范围内在地下通道的两侧壁位置,沿道路宽度方向向从道路一侧向道路另一侧依次穿设多根彼此上下紧密设置的侧部管幕,每两根相邻的侧部管幕之间采用角钢锁口连接,所述的顶部管幕和两侧部管幕分别由多节钢管焊接相连组成,在所述的顶部管幕和两侧部管幕的管幕内灌注有混凝土;所述的地下通道的顶部管幕和两侧部管幕围成的内部区域挖有第一导洞、第二导洞和第三导洞,沿第一导洞、第二导洞和第三导洞的四周周圈间隔支撑工字钢撑,其中第一导洞内的工字钢撑、第二导洞内的工字钢撑以及第三导洞内的工字钢撑沿地下通道宽度方向彼此交错设置,在所述的第一导洞内沿竖直方向相对设置的两根工字钢撑之间沿水平方向分别连接有第一导洞的横撑,并在第一导洞顶部的工字钢撑和两侧部的工字钢撑之间连接有第一导洞左上角角撑和第一导洞右上角角撑;在第二导洞内沿竖直方向相对设置的两根工字钢撑之间沿水平方向分别连接第二导洞的横撑,并在第二导洞顶部的工字钢撑和两侧部的工字钢撑之间连接有第二导洞的左上角角撑和第二导洞右上角角撑,在第三导洞内沿竖直方向相对设置的两根工字钢撑之间沿水平方向分别连接第三导洞的横撑,并在第三导洞顶部的工字钢撑和两侧部的工字钢撑之间连接有第三导洞的左上角角撑和第三导洞右上角角撑,在第一导洞和第二导洞之间的工字钢撑位置沿导洞横向整体浇筑有混凝土形成第一中隔壁墙,在第二导洞和第三导洞之间的工字钢撑位置沿导洞横向整体浇筑有混凝土形成第二中隔壁墙,在地下通道两侧壁处的每两根工字钢撑之间分别安装有双层钢筋网片并且在所述的第一导洞、第二导洞以及第三导洞顶壁分别安装有双层钢筋网片,并在地下通道两侧壁处的工字钢撑和第一导洞、第二导洞以及第三导洞顶壁以及各安装有双层钢筋网片的部位喷射有混凝土,分别在地下通道两侧壁处的工字钢撑外侧的土体内打有多根锁脚锚杆,所述的多根锁脚锚杆与相邻处的工字钢撑通过螺栓连接并满焊相连。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六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建六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21043575.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膨胀让压锚杆
- 下一篇:用于大口径涵管顶进切土和调整偏差的掘进机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