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小覆跨比超浅埋矩形暗挖断面支撑施工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521043575.8 | 申请日: | 2015-12-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252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 发明(设计)人: | 王丽梅;袁银书;张云富;王安鑫;辛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六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D11/14 | 分类号: | E21D11/14;E21D11/15;E21D11/10;E21D20/00;E21F17/103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王丽英 |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塘***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覆跨 超浅埋 矩形 断面 支撑 施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浅埋暗挖施工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小覆跨比超浅埋矩形暗挖断面支撑施工 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地下空间的开发与利用,出现了大量下穿既有管线和公路的结构工程。在 运营繁忙的公路和正常使用地下管线下面,修建穿越通道等地下工程时,多采用暗挖的施工 方法。通常暗挖断面设计成拱形结构,受力比较容易控制。然而,对于运行公路及在正常使 用地下管线下的矩形浅埋通道来说,汽车动荷载及管线下沉的影响等方面的特殊因素导致施 工风险及困难,尤其是在下穿通道具有矩形大断面、穿越管线多、薄覆盖层等特点的情况下,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需进一步提高在复杂条件下暗挖通道工程施工的技术水平。
1申请号为2013106027107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浅埋暗挖隧道塌方处理方法”,该 方法包括的步骤:一是清除塌方处土体至首次开挖线位置;二是按照再次开挖线的边界线进 行再次开挖并施工拱脚槽钢垫板及上半部初期支护,之后进行拱顶回填至土体回填线;三是 采用台阶法进行洞内施工;四是施工下半部初期支护并采用跳仓法使之封闭成环,以及五是 底部仰拱二次衬砌施工,然后采用衬砌台车施工上部二次衬砌,藉由前述设计构造及其施工 步骤的结合,完成了该浅埋暗挖隧道塌方的处理方法,从而达成了节省工程投资,保障工期 及施工安全的良好效果。此专利是隧道浅埋暗挖法,不适用于穿越道路的既有管线的浅埋暗 挖施工方法。
2申请号为2014101733584的中国专利公开了“单拱大跨浅埋暗挖隧道加固体系及其施 工方法”,发明为隧道初期支护内的支撑骨架结构,包含有隧道中心线处的组合钢管混凝土柱, 底端固定于柱基础,顶端固定于初期支护;柱基础两侧设置底板,底板上方固定竖向支撑; 竖向支撑和斜向支撑一端固定于初期支护;水平支撑一端固定于初期支护,另一端固定于组 合钢管混凝土柱,并与竖向支撑连接牢固。本发明用于已发生或即将发生大变形、塌方、涌 水等事故的单拱大跨浅埋暗挖隧道的加固处理,结合门形支撑和扇形支撑的优势,实现了“变 大跨为小跨”,能快速、有效地控制施工引起的变形。此专利是针对围岩地质条件的施工方法, 不适用针对粉砂层、粉质粘土层的的穿越道路浅埋暗挖施工方法。
3申请号为2013103712770的中国专利公开了“浅埋暗挖大跨度隧道导洞拱盖组合施工 工法”包括以下步骤:一)首先在两排洞内围护桩的设计施工位置上方分别开挖一导洞,并 施工导洞支护结构;二)待导洞支护结构完成后,在导洞内施工洞内围护桩;三)待两排洞 内围护桩施工完成后,在每排洞内围护桩的桩顶上均施工一根拱脚冠梁;四)待拱脚冠梁达 到设计强度后,在两根拱脚冠梁之间施工拱盖结构;五)待拱盖结构达到设计强度后,由上 至下开挖隧道至隧道二衬结构底板底标高处;六)然后由下至上顺做隧道二衬结构。此发明 能够广泛适用于上半部围岩较软,下半部围岩较硬的“上软下硬”地质情况。不适用针对粉 砂层、粉质粘土层的穿越道路浅埋暗挖施工方法。
4申请号为2013104724582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管幕-支护结构组合体系浅埋暗挖 法”,其步骤是:A、在地下结构两端无敏感建筑区域设置两个竖向工作井;B、通过竖向工作 井先向地下主体结构四周顶入大小直径组合钢管形成管幕;C、通过注浆或者冷冻的方式加固 钢管之间土体,形成水密性地下空间;D、在组合管幕的保护下,进行地下主体结构浅埋暗挖 施工,管幕与支护结构形成大刚度的纵环向组合受力体系;E、在组合支护体系达到一定强度 后,拆除内部临时支撑,施作地下主体结构。本发明的创新点在于将管幕与支护结构进行组 合,形成大刚度共同受力体系,可以严格控制沉降,有效地控制地下水的流失,保证施工及 运营安全,特别适用于超浅埋超大断面饱和软土隧道下穿敏感建筑。此专利的方法结构体系 不适用既有管线的浅埋暗挖施工方法,如果应用此专利将引起整个管线沉降移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复杂环境下安全承载力大、牢固 可靠的一种小覆跨比超浅埋矩形暗挖断面支撑施工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六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建六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4357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膨胀让压锚杆
 - 下一篇:用于大口径涵管顶进切土和调整偏差的掘进机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