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汽车前舱碰撞吸能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66069.9 | 申请日: | 2015-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233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9 |
发明(设计)人: | 潘之杰;刘炜;武新世;王之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云乐车辆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9/03 | 分类号: | B60R19/03;B60R19/22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王梨华;陈丽霞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杭州经济技术开发***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前舱碰撞吸能结构,包括低速碰撞模块(4)、中速碰撞模块(2)和高速碰撞模块(1),低速碰撞模块(4)包括至少一块泡沫板,中速碰撞模块(2)包括多个铝合金空心柱体(9)和至少一块碳纤维复合材料板(5),铝合金空心圆柱体(9)固定在碳纤维复合材料板(5)上,高速碰撞模块(1)包括至少一个由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的盒(8),碳纤维复合材料板(5)位于盒(8)顶端,泡沫板位于铝合金空心圆柱体(9)的顶端,盒(8)呈空心四棱台状。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保护乘员舱安全,同时由于采用模块化理念,维修时,可直接将前端模块替换,提高便利性。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汽车 前舱 碰撞 结构 | ||
【主权项】:
电动汽车前舱碰撞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低速碰撞模块(4)、中速碰撞模块(2)和高速碰撞模块(1),低速碰撞模块(4)包括至少一块泡沫板,中速碰撞模块(2)包括多个铝合金空心柱体(9)和至少一块碳纤维复合材料板(5),铝合金空心圆柱体(9)固定在碳纤维复合材料板(5)上,高速碰撞模块(1)包括至少一个由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的盒(8),碳纤维复合材料板(5)位于盒(8)顶端,泡沫板位于铝合金空心圆柱体(9)的顶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云乐车辆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云乐车辆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20266069.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