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震逃生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099604.6 | 申请日: | 2015-02-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570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 发明(设计)人: | 周昌贤;郑韶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昌贤 |
| 主分类号: | E04H9/02 | 分类号: | E04H9/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61021 福建省厦门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一种地震逃生装置,包括底座和顶盖,每根相邻支撑柱之间通过高度与支撑柱相同的侧板连接,支撑柱与侧板围成一个上端开口四周密封的箱体,每根支撑柱的外侧分别设置倾斜的加强柱,在加强柱的中间部位还设置倾斜的顶柱,每条支撑柱上竖直贯穿缓冲柱,每条缓冲柱的上端与顶盖连接;每条缓冲柱的下端分别连接有贯穿缓冲弹簧的定位柱,缓冲弹簧下端通过设置双层压簧垫圈与底座接触,且在双层压簧垫圈之间还设置有多条压簧,定位柱下端的底座上设置贯穿底座的定位柱穿出孔,安全门上设置钢化玻璃窗、空气过滤装置和门锁。顶盖被压下能够有效过滤地震时产生的粉尘,保护内部人员免受粉尘的伤害,稳定性及抗冲击能力更强,具有抵抗高强度地震的能力。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震 逃生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地震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和顶盖(2),在底座(1)上表面的后方及左右两侧设置多根竖直的支撑柱(3),每根相邻支撑柱(3)之间通过高度与支撑柱(3)相同的侧板(4)连接,支撑柱(3)与侧板(4)围成一个上端开口四周密封的箱体,每根支撑柱(3)的外侧分别设置倾斜的加强柱(5),加强柱(5)的上端与支撑柱(3)的上端外侧连接,下端与底座(1)的外沿连接,在加强柱(5)的中间部位还设置倾斜的顶柱(6),顶柱(6)的上端与加强柱(5)连接,下端与支撑柱(3)下端一侧的底座(1)连接;每条支撑柱(3)上竖直贯穿缓冲柱(7),每条缓冲柱(7)的上端与顶盖(2)连接,用于支撑顶盖(2),在缓冲柱(7)两侧的支撑柱(3)及侧板(4)上表面分别设置两圈截面为圆形的密封圈I(8),缓冲柱(7)上端外侧的顶盖(2)下方设置有一圈与外层密封圈I(8)相啮合且截面为长方形的密封圈II(9);每条缓冲柱(7)的下端分别连接有贯穿缓冲弹簧(10)的定位柱(11),缓冲弹簧(10)的上端设置弹簧垫圈(12)与缓冲柱(7)接触,缓冲弹簧(10)下端通过设置双层压簧垫圈(13)与底座(1)接触,且在双层压簧垫圈(13)之间还设置有多条压簧(14),定位柱(11)下端的底座(1)上设置贯穿底座(1)的定位柱穿出孔(15),定位柱(11)的下端设置尖端(16),并位于定位柱穿出孔(15)内,定位柱(11)的尖端(16)通过底部设置的垫片(17)与地面接触;在形成的箱体前侧板(4)上设置向外开启的安全门(18),安全门(18)上分别设置钢化玻璃窗(19)、空气过滤装置(20)和门锁(21),安全门(18)的外沿内侧还设置一圈密封条(22)与侧板(4)接触。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昌贤,未经周昌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20099604.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