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伤病员运输护理两用车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51937.1 | 申请日: | 2015-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463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发明(设计)人: | 刘佩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佩福 |
主分类号: | A61G1/02 | 分类号: | A61G1/02;A61G7/00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新科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65107 | 代理人: | 祁磊 |
地址: | 83001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伤病员运输护理两用车,包括机架和当机架处于被使用状态时在机架上安装着位于机架下方以将机架撑离地面的活动脚轮与/或固定脚轮,还包括第一导轮、仅由第一边框围接成矩形穿口的矩形升降框架、第二导轮、仅由第二边框围接成矩形穿口的矩形横移框架、第三导轮、仅由第三边框围接成矩形穿口的矩形纵移框架、第一滑动挂环、吊接带、承托兜布、吊接杆、承托体、导滑撑杆、第二滑动挂环、可褶皱承载床布、限位环、钢丝绳、丝杠、螺母和槽钢。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可方便、高效转运待被医疗住院患者。 | ||
搜索关键词: | 伤病员 运输 护理 两用 | ||
【主权项】:
一种伤病员运输护理两用车,包括机架(1)和当机架(1)处于被使用状态时在机架(1)上安装着位于机架(1)下方以将机架(1)撑离地面的活动脚轮(19)与/或固定脚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导轮(2)、仅由第一边框围接成矩形穿口的矩形升降框架(3)、第二导轮(6)、仅由第二边框围接成矩形穿口的矩形横移框架(9)、第三导轮(12)、仅由第三边框围接成矩形穿口的矩形纵移框架(8)、第一滑动挂环(7)、吊接带(11)、承托兜布(10)、吊接杆(4、13)、承托体(5)、导滑撑杆(15)、第二滑动挂环(16)、可褶皱承载床布(14)、限位环(20、22)、钢丝绳(21、25)、丝杠(24)、螺母(23)和槽钢(26);当伤病员运输护理两用车处于被使用状态时,在机架(1)上设置着一对基本垂直于水平面的直线段状第一导槽,矩形升降框架(3)安设有的第一导轮(2)受直线段状第一导槽限位而只能以沿直线段状第一导槽长度方向往复移动且相对直线段状第一导槽滚动的方式与直线段状第一导槽相配装在一起且通过第一导轮(2)安装在机架(1)上的矩形升降框架(3)可被动地驱使第一导轮(2)随其一同沿直线段状第一导槽长度方向相对机架(1)往复移动,在矩形升降框架(3)上设置着一对基本平行于水平面并基本垂直于直线段状第一导槽的直线段状第二导槽,矩形横移框架(9)安设有的第二导轮(6)受直线段状第二导槽限位而只能以并沿直线段状第二导槽长度方向往复移动且相对直线段状第二导槽滚动的方式与直线段状第二导槽相配装在一起且通过第二导轮(6)安装在矩形升降框架(3)上的矩形横移框架(9)可被动地驱使第二导轮(6)随其一同沿直线段状第二导槽长度方向相对矩形升降框架(3)往复移动,在矩形横移框架(9)上设置着一对基本平行于水平面并基本垂直于直线段状第二导槽的直线段状第三导槽,矩形纵移框架(8)安设有的第三导轮(12)受直线段状第三导槽限位而只能以沿直线段状第三导槽长度方向往复移动且相对直线段状第三导槽滚动的方式与直线段状第三导槽相配装在一起且通过第三导轮(12)安装在矩形升降框架(3)上的矩形纵移框架(8)可被动地驱使第三导轮(12)随其一同沿直线段状第三导槽长度方向相对矩形横移框架(9)往复移动,矩形纵移框架(8)平行于直线段状第三导槽的相对两直线段状边框中的任意一者安装有以环绕相应一直线段状边框的方式沿相应直线状边框长度方向往复滑动的一组第一滑动挂环(7),矩形纵移框架(8)相对两直线段状边框中一者安装有的一组第一滑动挂环(7)中的一部分挂环和矩形纵移框架(8)相对两直线段状边框中另一者安装有的另一组第一滑动挂环(7)中的一部分挂环分别通过穿过矩形横移框架(9)矩形穿口和/或矩形升降框架(3)矩形穿口的吊接带(11)固接位于矩形升降框架(3)下方以托起伤病员头部与/或其颈部的承托兜布(10),矩形纵移框架(8)相对两直线段状边框中一者安装有的一组第一滑动挂环(7)中的另一部分挂环和矩形纵移框架(8)相对两直线段状边框中另一者安装有的另一组第一滑动挂环(7)中的另一部分挂环分别吊接有穿过矩形横移框架(9)矩形穿口和/或矩形升降框架(3)矩形穿口的吊接杆(4、13),吊接杆(4、13)固设有位于矩形升降框架(3)下方以相配合地共同托起伤病员躯干及其四肢的承托体(5),在机架(1)上固装着一对位于承托兜布(10)与承托体(5)下方且基本平行于水平面且彼此相互平行的导滑撑杆(15),在每一导滑撑杆(15)上安装着以环绕导滑撑杆(15)的方式沿导滑撑杆(15)长度方向往复滑动的第二滑动挂环(16),第二滑动挂环(16)与导滑撑杆(15)相互动滑动配合,在一导滑撑杆(15)上安装着的一组第二滑动挂环(16)和在另一导滑撑杆(15)上安装着的另一组第二滑动挂环(16)共同吊接以承载伤病员躯干及其四肢的可褶皱承载床布(14),在机架(1)上还固装着槽钢(26)、丝杠(24)和限位环(20、22),丝杠(24)部分杆体安设在槽钢(26)自身相应设有的防转限位槽腔(27)内,在防转限位槽腔(27)内设置着以环绕丝杠(24)位于防转限位槽腔(27)内的部分杆体的方式安装在丝杠(24)上的螺母(23),螺母(23)自身设有的内螺纹与丝杠(24)的外螺纹以相对彼此自转的方式相互动滑动配合,螺母(23)在相对丝杠(24)围绕丝杠(24)位于防转限位槽腔(27)内的部分杆体自转以至自身设有的内螺纹与丝杠(24)的外螺纹相对彼此自转时可受驱使其螺母(23)与丝杠(24)相对自转的第一扭矩驱动而沿丝杠(24)长度方向往复移动但始终受槽钢(26)围成防转限位槽腔(27)的内壁面限位而不能相对槽钢(26)自转且也不能脱离防转限位槽腔(27),螺母(23)以仅围绕丝杠(24)位于防转限位槽腔(27)内的部分杆体自转的方式沿丝杠(24)长度方向往复移动继而以沿丝杠(24)长度方向往复移动的方式与防转限位槽腔(27)内壁面相互滑动配合,穿过限位环(20、22)自身形成的穿孔的钢丝绳(21、25)一端固接在螺母(23)上且其另一端吊接矩形升降框架(3),在丝杠(24)受第一扭矩而自转时第一扭矩被自身设有的内螺纹与丝杠(24)的外螺纹转换成指向丝杠(24)长度方向的作用力以至只能相对丝杠(24)自转的螺母(23)通过自身设有的内螺纹与丝杠(24)的外螺纹受指向丝杠(24)长度方向的作用力驱动而沿丝杠(24)长度方向往复移动,继而螺母(23)通过钢丝绳(21、25)被迫带动装载在机架(1)上的矩形升降框架(3)及其安设有的第一导轮(2)、装载在矩形升降框架(3)上的矩形横移框架(9)及其安设有的第二导轮(6)和装载在矩形横移框架(9)上的矩形纵移框架(8)及其安设有的第三导轮(12)、第一滑动挂环(7)、吊接带(11)、承托兜布(10)、吊接杆(4、13)和承托体(5)只能向上或向下移动且矩形升降框架(3)带动其安设有的第一导轮(2)以沿直线段状第一导槽长度方向滚动的方式向上或向下运动,钢丝绳(21、25)被螺母(23)带动继而以穿过限位环(20、22)运动的方式与限位环(20、22)相互滑动配合。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佩福,未经刘佩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20051937.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