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伤病员运输护理两用车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51937.1 | 申请日: | 2015-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463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发明(设计)人: | 刘佩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佩福 |
主分类号: | A61G1/02 | 分类号: | A61G1/02;A61G7/00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新科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65107 | 代理人: | 祁磊 |
地址: | 83001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伤病员 运输 护理 两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输患者的医用转运装置,特别是伤病员运输护理两用车。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专门待被医疗住院患者从病床转运到手术室手术台或从手术室手术台转运到病床的医院专用患者转运装置几乎是医用病人转运床,而医用病人转运床其结构不够合理,更不能方便、高效地转运伤病员,基本需徒手将待被医疗患者从病床转运到手术室手术台或从手术室手术台转运到病床,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在被转运过程中待被医疗住院患者由于其身体患病或已开刀(动手术)部位被其亲属、护士等搬运者手部不小心压迫而明显感觉到身体患病或已开刀(动手术)部位所产生的疼痛或不舒适感,因此,现有的医院专用患者转运装置完全不仅不能适应现代医疗技术,而且严重滞后于现代医疗服务体系,也不能有效确保住院患者在被转运过程感觉起来较为舒适和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伤病员运输护理两用车,其结构合理,可方便、高效转运待被医疗住院患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伤病员运输护理两用车,包括机架和当机架处于被使用状态时在机架上安装着位于机架下方以将机架撑离地面的活动脚轮与/或固定脚轮;还包括第一导轮、仅由第一边框围接成矩形穿口的矩形升降框架、第二导轮、仅由第二边框围接成矩形穿口的矩形横移框架、第三导轮、仅由第三边框围接成矩形穿口的矩形纵移框架、第一滑动挂环、吊接带、承托兜布、吊接杆、承托体、导滑撑杆、第二滑动挂环、可褶皱承载床布、限位环、钢丝绳、丝杠、螺母和槽钢;当伤病员运输护理两用车处于被使用状态时,在机架上设置着一对基本垂直于水平面的直线段状第一导槽,矩形升降框架安设有的第一导轮受直线段状第一导槽限位而只能以沿直线段状第一导槽长度方向往复移动且相对直线段状第一导槽滚动的方式与直线段状第一导槽相配装在一起且通过第一导轮安装在机架上的矩形升降框架可被动地驱使第一导轮随其一同沿直线段状第一导槽长度方向相对机架往复移动,在矩形升降框架上设置着一对基本平行于水平面并基本垂直于直线段状第一导槽的直线段状第二导槽,矩形横移框架安设有的第二导轮受直线段状第二导槽限位而只能以并沿直线段状第二导槽长度方向往复移动且相对直线段状第二导槽滚动的方式与直线段状第二导槽相配装在一起且通过第二导轮安装在矩形升降框架上的矩形横移框架可被动地驱使第二导轮随其一同沿直线段状第二导槽长度方向相对矩形升降框架往复移动,在矩形横移框架上设置着一对基本平行于水平面并基本垂直于直线段状第二导槽的直线段状第三导槽,矩形纵移框架安设有的第三导轮受直线段状第三导槽限位而只能以沿直线段状第三导槽长度方向往复移动且相对直线段状第三导槽滚动的方式与直线段状第三导槽相配装在一起且通过第三导轮安装在矩形升降框架上的矩形纵移框架可被动地驱使第三导轮随其一同沿直线段状第三导槽长度方向相对矩形横移框架往复移动,矩形纵移框架平行于直线段状第三导槽的相对两直线段状边框中的任意一者安装有以环绕相应一直线段状边框的方式沿相应直线状边框长度方向往复滑动的一组第一滑动挂环,矩形纵移框架相对两直线段状边框中一者安装有的一组第一滑动挂环中的一部分挂环和矩形纵移框架相对两直线段状边框中另一者安装有的另一组第一滑动挂环中的一部分挂环分别通过穿过矩形横移框架矩形穿口和/或矩形升降框架矩形穿口的吊接带固接位于矩形升降框架下方以托起伤病员头部与/或其颈部的承托兜布,矩形纵移框架相对两直线段状边框中一者安装有的一组第一滑动挂环中的另一部分挂环和矩形纵移框架相对两直线段状边框中另一者安装有的另一组第一滑动挂环中的另一部分挂环分别吊接有穿过矩形横移框架矩形穿口和/或矩形升降框架矩形穿口的吊接杆,吊接杆、固设有位于矩形升降框架下方以相配合地共同托起伤病员躯干及其四肢的承托体,在机架上固装着一对位于承托兜布与承托体下方且基本平行于水平面且彼此相互平行的导滑撑杆,在每一导滑撑杆上安装着以环绕导滑撑杆的方式沿导滑撑杆长度方向往复滑动的第二滑动挂环,第二滑动挂环与导滑撑杆相互动滑动配合,在一导滑撑杆上安装着的一组第二滑动挂环和在另一导滑撑杆上安装着的另一组第二滑动挂环共同吊接以承载伤病员躯干及其四肢的可褶皱承载床布,在机架上还固装着槽钢、丝杠和限位环,丝杠部分杆体安设在槽钢自身相应设有的防转限位槽腔内,在防转限位槽腔内设置着以环绕丝杠位于防转限位槽腔内的部分杆体的方式安装在丝杠上的螺母,螺母自身设有的内螺纹与丝杠的外螺纹以相对彼此自转的方式相互动滑动配合,螺母在相对丝杠围绕丝杠位于防转限位槽腔内的部分杆体自转以至自身设有的内螺纹与丝杠的外螺纹相对彼此自转时可受驱使其螺母与丝杠相对自转的第一扭矩驱动而沿丝杠长度方向往复移动但始终受槽钢围成防转限位槽腔的内壁面限位而不能相对槽钢自转且也不能脱离防转限位槽腔,螺母以仅围绕丝杠位于防转限位槽腔内的部分杆体自转的方式沿丝杠长度方向往复移动继而以沿丝杠长度方向往复移动的方式与防转限位槽腔内壁面相互滑动配合,穿过限位环、自身形成的穿孔的钢丝绳、一端固接在螺母上且其另一端吊接矩形升降框架,在丝杠受第一扭矩而自转时第一扭矩被自身设有的内螺纹与丝杠的外螺纹转换成指向丝杠长度方向的作用力以至只能相对丝杠自转的螺母通过自身设有的内螺纹与丝杠的外螺纹受指向丝杠长度方向的作用力驱动而沿丝杠长度方向往复移动,继而螺母通过钢丝绳、被迫带动装载在机架上的矩形升降框架及其安设有的第一导轮、装载在矩形升降框架上的矩形横移框架及其安设有的第二导轮和装载在矩形横移框架上的矩形纵移框架及其安设有的第三导轮、第一滑动挂环、吊接带、承托兜布、吊接杆、和承托体只能向上或向下移动且矩形升降框架带动其安设有的第一导轮以沿直线段状第一导槽长度方向滚动的方式向上或向下运动,钢丝绳、被螺母带动继而以穿过限位环、运动的方式与限位环、相互滑动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佩福,未经刘佩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519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