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磁馈能式车辆主动悬架作动器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939810.8 | 申请日: | 2015-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652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发明(设计)人: | 寇发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F9/24 | 分类号: | F16F9/24;F16F9/34;F16F9/50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李艳春 |
地址: | 710054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磁馈能式车辆主动悬架作动器,包括作动器本体和作动器控制器,作动器本体包括电磁式直线电机模块和可变阻尼减振器模块,电磁式直线电机模块包括初级线圈、初级铁芯片和次级活塞杆,可变阻尼减振器模块包括减振器活塞杆、活塞、活塞筒和阻尼油,减振器活塞杆为内部中空的活塞杆,初级铁芯片为多个且布设在减振器活塞杆的内壁上,初级线圈缠绕在多个初级铁芯片之间的间隙内,活塞上设置有节流孔,活塞上连接有节流孔大小调节阀片和节流孔大小调节电机;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电磁馈能式车辆主动悬架作动器的控制方法。本发明工作稳定可靠,馈能效率高,能够有效地延长车载蓄电池的使用寿命,能够使主动悬架处于最佳的减振状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磁 馈能式 车辆 主动 悬架 作动器 及其 控制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电磁馈能式车辆主动悬架作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作动器本体和作动器控制器(20),所述作动器本体包括电磁式直线电机模块和可变阻尼减振器模块,所述电磁式直线电机模块包括初级线圈(19)、初级铁芯片(13)和次级活塞杆(10),所述可变阻尼减振器模块包括减振器活塞杆(12)、活塞(14)、活塞筒(5)和阻尼油(18),所述活塞筒(5)的上部连接有活塞筒上端盖(3),所述活塞筒(5)的下部连接有活塞筒下端盖(8)和下吊耳(9),所述减振器活塞杆(12)穿过活塞筒上端盖(3)伸入活塞筒(5)内部,所述减振器活塞杆(12)为内部中空的活塞杆,所述初级铁芯片(13)的数量为多个且从上到下均匀布设在减振器活塞杆(12)的内壁上,所述初级线圈(19)缠绕在多个初级铁芯片(13)之间的间隙内,所述减振器活塞杆(12)的上端连接有活塞杆上端盖(2),所述活塞杆上端盖(2)上连接有上吊耳(1),所述减振器活塞杆(12)的下端连接有活塞杆下端盖(11),所述次级活塞杆(10)的下端连接在活塞筒下端盖(8)上,所述次级活塞杆(10)的上端穿过活塞杆下端盖(11)伸入到减振器活塞杆(12)内中上部,所述次级活塞杆(10)的外表面上包裹有铜皮,所述活塞筒(5)内部套装有下端抵在活塞筒下端盖(8)顶部、上端位于活塞筒(5)中部的套筒(7),所述套筒(7)的顶部设置有卡合连接在活塞筒(5)内部且套装在减振器活塞杆(12)上的下密封圈(6),所述活塞筒上端盖(3)的底部设置有卡合连接在活塞筒(5)内部且套装在减振器活塞杆(12)上的上密封圈(4),所述阻尼油(18)填充在活塞筒(5)内上密封圈(4)与下密封圈(6)之间的空间内,所述活塞(14)套装在减振器活塞杆(12)上且位于活塞筒(5)内上密封圈(4)与下密封圈(6)之间的空间内,所述活塞(14)上设置有供阻尼油(18)通过的节流孔,所述活塞(14)上转动连接有节流孔大小调节阀片(15),所述活塞(14)上固定连接有用于带动节流孔大小调节阀片(15)转动的节流孔大小调节电机(17),所述节流孔大小调节电机(17)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16),所述节流孔大小调节阀片(15)上设置有与第一齿轮(16)啮合的齿;所述作动器控制器(20)的输入端接有用于对作动器的输入电流进行检测的电流传感器(21)、用于对作动器受力大小进行检测的力传感器(22)、用于对减振器活塞杆(12)速度大小进行检测的速度传感器(23)、用于对簧载质量位移进行检测的簧载质量位移传感器(24)和用于对非簧载质量位移进行检测的非簧载质量位移传感器(25),所述活塞筒(5)的外壁上设置有控制盒(26),所述作动器控制器(20)设置在控制盒(26)内,所述控制盒(26)内还设置有整流器(27)、用于为车载蓄电池(28)充电的蓄电池充电电路(29)和用于为初级线圈(19)提供稳定的输入电流的可控恒流源电路(30),所述蓄电池充电电路(29)接在整流器(27)与车载蓄电池(28)之间,所述可控恒流源电路(30)与车载蓄电池(28)的输出端和作动器控制器(20)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初级线圈(19)与可控恒流源电路(30)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整流器(27)的输入端与初级线圈(19)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939810.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扭转减振器
- 下一篇:一种参与互联的容积可调的横向互联空气弹簧及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