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连续负反馈变步长的最佳中继位置搜寻方法及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903914.3 | 申请日: | 2015-12-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5484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 发明(设计)人: | 谢宁;陈敬坤;王晖;林晓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4W40/22 | 分类号: | H04W40/22;H04W64/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恒申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12 | 代理人: | 王利彬 |
| 地址: | 51806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连续负反馈变步长的最佳中继位置搜寻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移动中继将接收到的源端发送的信号放大转发给目的端,使得目的端将该测试信号的通信性能强度与保存的已知最佳中继位置的通信性能强度进行对比,并将该对比结果用一比特信息反馈给移动中继,移动中继根据这一比特信息,计算随机扰动步长及修正因子,由此确定下一个中继位置,并移动到该下一个中继位置,再次执行接收源端发送的用于测试通信性能的测试信号的步骤,直至确定最佳中继位置。该方法可提高中继通信的性能,且无需获得源端和目的端的位置信息,无需多天线,且只需要目的端反馈一比特信息给移动中继进行搜寻控制,依然可在预定轨迹范围内确定最佳中继位置点,扩大了适用范围。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连续 负反馈 步长 最佳 中继 位置 搜寻 方法 系统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连续负反馈变步长的最佳中继位置搜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搜寻方法步骤包括:步骤A,移动中继在圆形轨道的任意位置上,接收来自源端发送的测试信号,并放大转发至目的端;步骤B,所述目的端接收所述移动中继发来的信号并计算本次通信性能,所述通信性能包括:信噪比和误码率,并根据计算结果与已保存的已知最佳中继位置的通信性能进行比较,以及生成一比特信息反馈至所述移动中继,所述一比特信息表示当前通信性能与已保存的已知最佳中继位置的通信性能的比较结果,所述已知最佳中继位置为已测试的通信性能最好的位置;步骤C,所述移动中继记录当前位置信息,并基于一比特信息表示的当前通信性能与最佳中继位置通信性能的比较信息,进行随机扰动步长和修正因子值的设定,根据所述随机扰动步长和修正因子值确定下一个中继位置,并返回步骤A,直至最终确定最佳中继位置,所述最佳中继位置为:在预设的搜寻时长内通信性能最好的位置,或者,所述移动中继移动完整个所述圆形轨道时通信性能最好的位置,或者,所述通信性能满足系统设定要求的位置。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大学,未经深圳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903914.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搜网方法及电子设备
- 下一篇:一种位置竞争的车载自组织网络多跳广播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