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连续负反馈变步长的最佳中继位置搜寻方法及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903914.3 | 申请日: | 2015-12-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5484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 发明(设计)人: | 谢宁;陈敬坤;王晖;林晓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4W40/22 | 分类号: | H04W40/22;H04W64/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恒申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12 | 代理人: | 王利彬 |
| 地址: | 51806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连续 负反馈 步长 最佳 中继 位置 搜寻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基于连续负反馈变步长的最佳中继位置搜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搜寻方法步骤包括:
步骤A,移动中继在圆形轨道的任意位置上,接收来自源端发送的测试信号,并放大转发至目的端;
步骤B,所述目的端接收所述移动中继发来的信号并计算本次通信性能,所述通信性能包括:信噪比和误码率,并根据计算结果与已保存的已知最佳中继位置的通信性能进行比较,以及生成一比特信息反馈至所述移动中继,所述一比特信息表示当前通信性能与已保存的已知最佳中继位置的通信性能的比较结果,所述已知最佳中继位置为已测试的通信性能最好的位置;
步骤C,所述移动中继记录当前位置信息,并基于一比特信息表示的当前通信性能与最佳中继位置通信性能的比较信息,进行随机扰动步长和修正因子值的设定,根据所述随机扰动步长和修正因子值确定下一个中继位置,并返回步骤A,直至最终确定最佳中继位置,所述最佳中继位置为:在预设的搜寻时长内通信性能最好的位置,或者,所述移动中继移动完整个所述圆形轨道时通信性能最好的位置,或者,所述通信性能满足系统设定要求的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搜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以yR表示所述移动中继接收到的所述测试信号,则:
R+n1,其中x表示所述源端发射的所述测试信号,PS表示所述源端的发射功率,LS,R表示所述源端到所述移动中继的第一跳通信的自由空间路径损耗,n1表示表示所述第一跳通信的加性高斯白噪声;
进行最佳中继位置搜寻前,所述移动中继初始化其位置信息,并接收来自所述源端发射的所述测试信号并放大转发至目的端;
所述目的端计算初始通信性能,并保存为初始记录。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搜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以yD表示所述目的端接收到的所述移动中继发送的信号,则:
yD=yRGLR,D+n2,其中,其中yR表示所述移动中继接收到的所述测试信号,G表示中继增益,LR,D表示所述移动中继到所述目的端的第二跳通信的自由空间路径损耗,n2表示所述第二跳通信的加性高斯白噪声。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搜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基于一比特信息表示的当前通信性能与最佳中继位置通信性能的比较信息,进行随机扰动步长和修正因子值的设定,根据所述随机扰动步长和修正因子值确定下一个中继位置,包括:
若所述一比特信息表示当前通信性能大于所述已知最佳中继位置的通信性能,则将当前位置记录为已知最佳中继位置,则根据所述随机扰动步长和第一修正因子值确定及移动到下一个中继位置,所述第一修正因子值为0;
若所述一比特信息表示当前通信性能小于所述已知最佳中继位置的通信性能,则所述移动中继先返回到上一次的位置,再根据所述随机扰动步长和第二修正因子值确定及移动到下一个中继位置,所述第二修正因子值为上一次随机扰动步长的相反数;
其中,以t表示时隙数,表示所述下一时隙的中继位置,θ(t)表示已知最佳中继位置,δ(t)表示所述随机扰动步长,ξ(t)表示所述修正因子,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大学,未经深圳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0391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搜网方法及电子设备
- 下一篇:一种位置竞争的车载自组织网络多跳广播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