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静脉输液麻醉维持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866069.7 | 申请日: | 2015-12-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3532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3 |
| 发明(设计)人: | 徐晓林;黄霞;王桂娥;栾瑞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M5/142 | 分类号: | A61M5/14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静脉输液麻醉维持机,模块化设计,包括麻醉药物、基液、压电无阀微泵、混液器、霍尔传感器、单向控制阀、温控器、生命体征监测组件、计算机控制系统、人机交互界面等模块组成,其特点在于能利用压电无阀微泵精确的定量输送麻醉药物,对于需要麻醉的手术患者,能自动的、精确的麻醉,大大减轻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采用麻醉药液与基液分离配给的设计,能根据病人需要配给,大大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减少患者的医疗负担。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静脉 输液 麻醉 维持 | ||
【主权项】:
1.一种静脉输液麻醉维持机,包括人机交互操作界面(1)、计算机控制器(2)、生命体征监测仪(3)、麻醉药液瓶(4)、基液瓶(5)、一级接管(6)、二级接管(7)、压电无阀微泵(8)、混液瓶(9)、三级接管(10)、四级接管(11)、霍尔传感器(12)、单向控制阀(13)、温控管(14)、五级接管(15)、针头(16)、压电无阀微泵泵体(801)、一级压电膜片(802)、一级陶瓷压电片(803)、二级陶瓷压电片(804)、二级压电膜片(805)、混液瓶瓶体(901)、药液接管头(902)、混液瓶瓶盖(903)、联轴器(904)、紧固螺钉(905)、混液电机(906)、基液接管头(907)、吊耳(908)、搅拌器(909)、霍尔传感器流通管(1201)、叶轮(1202)、支架螺钉(1203)、支架(1204)、保护罩(1205)、夹片(1206)、霍尔测头(1207)、扇叶轮(1208)、磁头(1209)、单向控制阀流通管(1301)、单向阀头(1302)、塑料微弹簧(1303)、弹簧支架(1304)、温控管流通管(1401)、电热丝保护套(1402)、电热丝(1403)、测温热电偶(1404)、针头柄(1601)、针头管(160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级压电膜片(802)贴合在压电无阀微泵泵体(801)的一级压电管体内圆柱面上,两片一级陶瓷压电片(803)嵌装一级压电管体的表面上,并保证其直接贴合在一级压电膜片(802)上,二级压电膜片(805)贴合在压电无阀微泵泵体(801)的二级压电管体内圆柱面上,两片二级陶瓷压电片(804)嵌装二级压电管体的表面上,并保证其直接贴合在二级压电膜片(805)上,压电无阀微泵泵体(801)的两端外接口的外圆表面上刻有防滑纹,上述零件组成压电无阀微泵(8);所述的混液瓶瓶体(901)的瓶身上固定安装有药液接管头(902)、基液接管头(907)和吊耳(908),混液瓶瓶盖(903)上端的支架上固定卡装有混液电机(906),混液电机并依靠紧固螺钉(905)固定牢固,混液电机(906)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904)与搅拌器(909)的轴端固定相连,混液瓶瓶盖(903)旋装在混液瓶瓶体(901)上,并调整其位置,使搅拌器(909)的扇叶头置于混液瓶瓶体(901)的底部,上述零件组成混液瓶(9);所述的叶轮(1202)旋装在霍尔传感器流通管(1201)的中间半圆段,叶轮(1202)的旋转轮廓面与霍尔传感器流通管(1201)的中间半圆段的流通截面相吻合,支架(1204)通过支架螺钉(1203)固定在霍尔传感器流通管(1201)的对应位置,磁头(1209)嵌装在霍尔传感器流通管(1201)的对应位置孔中,扇叶轮(1208)固定安装在叶轮(1202)的外伸轴上,并保证其位置在磁头(1209)之上且旋转面盖过磁头(1209),霍尔测头(1207)通过夹片(1206)固定安装在支架(1204)上,保护罩(1205)套装在支架(1204)的外部,上述零件组成霍尔传感器(12);所述的单向阀头(1302)抵在单向控制阀流通管(1301)的收缩径端上,弹簧支架(1304)固定卡装在单向控制阀流通管(1301)的内圆柱面上,在弹簧支架(1304)和单向阀头(1302)之间卡装一个塑料微弹簧(1303),确保单向阀头(1302)在微小的弹簧力作用下顶在单向控制阀流通管(1301)的收缩径端上,上述零件组成单向控制阀(13);所述的电热丝(1403)绕缠在温控管流通管(1401)的中间段的外圆柱面上,电热丝保护套(1402)套装在电热丝(1403)的外侧面上,起到隔温、防烫的作用,测温热电偶(1404)卡装在电热丝(1403)的下游端,起到测量加热后液体温度的作用,上述零件组成温控器(14);所述的针头柄(1601)固定安装在针头管(1602)上,上述零件组成针头(16);将上述组合后的模块部件按照下述组合:所述的人机交互操作界面(1)与计算机控制器(2)通过线路联通,生命体征监测仪(3)通过线路与计算机控制器(2)联通,麻醉药液瓶(4)的管接头通过一级接管(6)与第一个压电无阀微泵(8)的入口管接头接通,从第一个压电无阀微泵(8)出口管接头再通过二级接管(7)与混液瓶(9)的药液接管头(902)接通,基液瓶(5)的管接头通过一级接管(6)与第二个压电无阀微泵(8)的入口管接头接通,从第二个压电无阀微泵(8)出口管接头再通过二级接管(7)与混液瓶(9)的基液接管头(907)接通,混液瓶(9)的管接头通过三级接管(10)与第三个压电无阀微泵(8)的入口管接头接通,第三个压电无阀微泵(8)的出口管接头通过四级接管(11)与霍尔传感器(12)的入口接管头接通,霍尔传感器(12)的出口接管头再通过另一个四级接管(11)与单向控制阀(13)的入口接管头接通,单向控制阀(13)的出口接管头再次通过第三个四级接管(11)与温控器(14)的入口接管头接通,温控器(14)的出口接管头通过五级接管(15)与针头(16)的入口接头接通,针头(16)的针尖端植入病人的静脉血管中,并将针头(16)固定在病人的身体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未经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866069.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