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黄土沟壑区的造林整地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751797.3 | 申请日: | 2015-11-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093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23 |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林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A01B79/02 | 分类号: | A01B79/02;A01G17/00 |
| 代理公司: | 长沙星耀专利事务所 43205 | 代理人: | 许伯严 |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黄土沟壑区的造林整地方法,它是通过以下步骤予以实现的:1).在坡面上选择地形条件具备的地点,开挖出一个开口直径为1.2m、深0.8m的半圆形栽植穴a;2).将下坡位处的土围绕栽栽植穴,修筑成垂直高0.5m的外埂(1);3).将外埂(1)内侧和上方铲下的表土,再次回填入坑内,使坑内形成反坡状(2);4).在经过整形的外埂(1)的两端内侧开挖两条对称设置的引水沟(3);5).在大鱼鳞坑内进行一乔一灌或一乔一草的植物栽植。本发明在提高储水量满足植物生长需要的同时,减少土壤扰动和工作量,减少土壤侵蚀,适合于黄土沟壑区及地形破碎地区造林整地。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黄土 沟壑 造林 整地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黄土沟壑区的造林整地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通过以下步骤予以实现的:1). 在坡面上选择地形条件具备的地点,开挖出一个开口直径为1.2m、深0.8m的半圆形栽植穴a,挖出的土先堆于坑口下坡位;2). 将下坡位处的土围绕栽栽植穴,修筑成垂直高0.5m的外埂(1);3). 将外埂(1)内侧和上方铲下的表土,再次回填入坑内,使坑内形成反坡状(2);4). 在经过整形的外埂(1)的两端内侧开挖两条对称设置的引水沟(3);5). 当大鱼鳞坑修筑完成后,进行树木的栽植,将一株乔木(4)和一株灌木(或草本植物)(5)分别栽在坑内的左右两边,间距约0.8m。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林业大学,未经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751797.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