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紫外远红外生态面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696757.3 | 申请日: | 2015-10-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4214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 发明(设计)人: | 高一山;严以登;刘莹莹;孔劲松;刘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悦达纺织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3D15/00 | 分类号: | D03D15/00;D03D15/08;D03D13/00;D06C9/02;D06M16/00;D01F1/04;D01F1/10 |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杜静静 | 
| 地址: | 224055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抗紫外远红外生态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原料选配;2)纺纱工艺;3)织造工艺;4)染色及后整理。该技术方案在工艺方法、技术质量及功能上创新,选用原液着色技术纺制黑色量子能涤纶短纤、白色量子能涤纶短纤和弹性纤维混纺纱,充分利用纤维的功能与植物组织和经纬密相互配置,开发出较为理想的具有抗紫外远红外的生态面料,既缩短了加工工序,色牢度好,又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故用色纺纱制成的面料、服装等在国外已十分流行,国内的消费群体也在不断扩大,因此纺织行业中原液着色纱所做出的功能性的色纺面料具有很大的市场。 | ||
| 搜索关键词: | 生态面料 远红外 涤纶短纤 量子能 制备 面料 弹性纤维 纺纱工艺 纺织行业 技术纺制 加工工序 消费群体 原料选配 原液着色 织造工艺 植物组织 后整理 混纺纱 经纬密 色纺纱 着色纱 染色 牢度 色纺 纤维 服装 配置 污染 开发 | ||
【主权项】:
                1.一种抗紫外远红外生态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原料选配;2)纺纱工艺;3)织造工艺;4)染色及后整理,所述步骤1) 中原料选配具体如下:黑色量子能涤纶45/本色量子能涤纶55 19.7tex*2*黑色量子能涤纶45/本色量子能涤纶45/弹性纤维10 19.7tex*2,228根/10厘米*209根/10 厘米,所述纺纱工艺具体如下:经纱:黑色量子能涤纶45/本色量子能涤纶55 19.7tex*2;黑色量子能涤纶短纤维和本色量子能涤纶短纤维:抓棉机——自动混棉机——单辊筒清棉机——振动箱给棉机——单打手成卷机——梳棉机——并条机——粗纱机——细纱机——自动络筒机—— 并纱机;纬纱*黑色量子能涤纶45/本色量子能涤纶45/弹性纤维10 19.7tex*2:黑色量子能涤纶、本色量子能涤纶和弹性纤维:抓棉机——自动混棉机——单辊筒清棉机——振动箱给棉机——单打手成卷机——梳棉机——并条机——粗纱机——细纱机——自动络筒机——并纱机,所述织造工艺具体如下:贝宁格整经机--浆纱机--空经机--剑杆织机--修织--成包入;整经时按工艺规定的经纱根数3584根,车速600米/分,采用较低的整经速度,控制成纱间的张力差异,保证片纱张力均匀、卷绕均匀,纱与纱排列均匀,同时保证纱线通道清洁光滑,为提高织造效率打下基础,织造时采用多臂织机织造,采用平纹组织,经纬纱支粗细一致,在布面上呈现 仿毛效果,面料手感舒适,功能性体现明显; 机型:浆纱机; 上浆形式:双浆槽; 上浆率:13%; 回潮率:7%; 伸长率:≤1%; 浆纱墨印长度:126m; 卷绕速度:70m/min; 浆槽温度:92℃; 浆槽PH值:7~8; 压浆辊压力:I:5KN;II:16-17KN 调浆配方 PR-SU:20KG 氧化淀粉:62.5KG AD:12.5KG SLMO-96:2KG 供应桶定积:0.9M3  供应桶温度:98-100℃ 调浆桶定积:600L,摊布缝头→烧毛→退浆→PH水洗→堆置→水洗→拉幅→预缩,所述后整理工艺中烧毛整理:车速:80~110m/min,火焰温度:800~900℃,火口距离:2cm左右,火口数量:正反各有两个;退浆工艺路线:浸压温水--浸压酶液--堆置--水洗;工艺条件:采用酶退浆,具体如下:酶温:55-65℃,水洗格温度:80-90℃,锡林气压不超过0.3Mpa,堆置时间45-55分钟,所述后整理工艺中水洗工艺如下:冷水洗→10~15g/L碳酸钠洗→冷水洗→2~3g/L醋酸洗→冷水洗,黑色量子能涤纶的生产工艺如下:采用原液着色彩色纤维生产技术体系,以30%的黑色颜料粉和70%的涤纶制造出聚酯基黑母粒,以20%的量子能粉和80%的涤纶制造出量子能涤纶母粒,聚酯切片、聚酯基黑母粒和量子能涤纶母粒在纺丝前按照质量比为100:20:5的比例混合干燥制成黑色量子能涤纶短纤;本色量子能涤纶的生产工艺如下,以20%的量子能粉和80%的涤纶制造出量子能涤纶母粒,此次只需在聚合过程中加入聚酯切片和量子能涤纶母粒,在按照质量比为100:5的比例混合干燥即可制得本色量子能涤纶短纤。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悦达纺织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悦达纺织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696757.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棉康纶平纹织物的生产方法
- 下一篇:一种涤纶长丝低缩线的加工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