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青藏高原地区大温差环境大体积混凝土冷却循环水温控施工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649667.9 | 申请日: | 2015-10-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336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 发明(设计)人: | 李元庆;徐安花;宋方华;刘磊;张军;祝年安;谈耀荣;王新燕;高春元;任芳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正平路桥建设股份有限公司;青海一达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15/02 | 分类号: | E02D15/02;E02D27/14;E02D33/00 |
| 代理公司: | 西宁工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3102 | 代理人: | 全宏毅 |
| 地址: | 810000 青海省西宁***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青藏高原地区大温差环境大体积混凝土冷却循环水温控施工方法,其施工流程包括:原材料的选用→施工配合比的确定→混凝土浇筑方法→承台混凝土温度测量和控制技术等步骤。该青藏高原地区大温差环境大体积混凝土冷却循环水温控施工方法,采用优质的结构施工避免了因裂缝产生而造成的修补费用,最终取得较好的质量效果和经济效益,采用本工序,工序环节交叉少,可持续均衡施工,缩短工期,本施工方法对当建筑中的厚度、高强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裂缝控制提供了成功的实践经验,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青藏高原 地区 温差 环境 体积 混凝土 冷却 循环 水温 施工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青藏高原地区大温差环境大体积混凝土冷却循环水温控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一)原材料的选用 (1)水泥:选用水化热较低的矿渣硅酸盐水泥,并尽可能减少水泥用量;(2)细骨料:根据试验采用Ⅱ区中砂;(3)粗骨料:在可泵送情况下,选用粒径5‑32.5连续级配石子,以减少水泥用量和混凝土收缩变形;(4)含泥量:在大体积混凝土中,粗细骨料的含泥量是要害问题,如骨料中含泥量偏多,不仅增加了混凝土的收缩变形,又严重降低了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对抗裂的危害性很大,因此骨料必须现场取样实测,石子的含泥量控制在1%以内,砂的含泥量控制在2%以内;(5)掺合料:应用添加粉煤灰技术,在混凝土中掺用的粉煤灰不仅能够节约水泥,降低水热化,增加混凝土和易性,而且能够大幅度提高混凝土后期强度,从而减少了2‑4天的水化热;(6)外加剂:采用外加膨胀剂技术,从而提高混凝土抗裂强度和抗渗性能; (二)施工配合比的确定 (1)根据原材料由试验室试验后确定。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正平路桥建设股份有限公司;青海一达交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正平路桥建设股份有限公司;青海一达交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649667.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铜箔后处理阳极板
- 下一篇:高架短流程节能新型RKEF工艺镍铁合金生产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