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小孔径大比表面积的掺杂型纳米多孔金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08905.1 | 申请日: | 2015-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074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2 |
发明(设计)人: | 李亚宁;康新婷;李广忠;李爱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J23/52 | 分类号: | B01J23/52;B01J35/10;B01J35/04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谭文琰 |
地址: | 710016***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小孔径大比表面积的掺杂型纳米多孔金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将金合金箔材清洗干净后烘干待用;二、将十二烷基硫酸钠或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与腐蚀性无机酸混合均匀,得到腐蚀性介质溶液;三、将金合金箔材放入腐蚀性介质溶液中进行脱合金处理;四、采用无水乙醇为溶剂对经脱合金处理后的金合金箔材依次进行沸煮、冲洗和浸泡处理,干燥后得到具有小孔径大比表面积的掺杂型纳米多孔金。本发明通过表面活性剂诱导的电化学腐蚀脱合金工艺制备高韧性、小孔径、大比表面积的纳米多孔金,具有过程简单、成本很低、结构容易控制、韧性更高的优点。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孔径 表面积 掺杂 纳米 多孔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具有小孔径大比表面积的掺杂型纳米多孔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金合金箔材清洗干净后烘干待用;所述金合金箔材为Au‑x二元合金箔材或Au‑x‑y三元合金箔材,所述x为Ag、Cu、Al、Ni或Zn,所述y为Pt或Pd;步骤二、将十二烷基硫酸钠和腐蚀性无机酸按质量比(0.01~2.0)∶100混合均匀,得到腐蚀性介质溶液;或者,将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腐蚀性无机酸按质量比(0.01~0.8)∶100混合均匀,得到腐蚀性介质溶液;步骤三、将步骤一中烘干后的金合金箔材放入步骤二中所述腐蚀性介质溶液中,在温度为20℃~60℃,电压为0.1V~4V的条件下电化学腐蚀0.5h~50h进行脱合金处理;步骤四、采用无水乙醇为溶剂对步骤三中经脱合金处理后的金合金箔材依次进行沸煮、冲洗和浸泡处理,干燥后得到具有小孔径大比表面积的掺杂型纳米多孔金,该纳米多孔金的比表面积为50m2/g~200m2/g,孔径不大于10nm。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未经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608905.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