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实时监测G-四联体形成的单颗粒SPR钾离子探针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608056.X | 申请日: | 2015-09-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4184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7 |
| 发明(设计)人: | 张磊;田媛媛;汪联辉;沈晶晶;范曲立;黄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邮电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21/49 | 分类号: | G01N21/49 |
| 代理公司: | 江苏爱信律师事务所 32241 | 代理人: | 唐小红 |
| 地址: | 21004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实时监测G‑四联体形成的单颗粒SPR探针的制备和应用。基于贵金属(金、银等)纳米颗粒的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大比表面积和SPR高灵敏性,采用可与钾离子特异结合的端粒Aptamer对贵金属纳米颗粒进行表面修饰,简单、方便的构建了可高灵敏检测钾离子并实时监测G‑四联体形成过程的单颗粒生物探针。特异性结合的整个过程可以通过暗场显微镜(DFM)和散射光谱仪联用下的单个贵金属纳米颗粒的SPR光谱峰移动量来表征。此探针具有实时检测的功能,且检测速度快,灵敏度高,检测范围宽等优点。此外,可通过数据拟合分析得到形成G‑四联体的解离常数Kd和吉布斯自由能ΔG,以及在形成过程中的两种结合位点形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时 监测 联体 形成 颗粒 spr 探针 制备 应用 | ||
【主权项】:
1.一种检测钾离子的方法,包括:1)合成颗粒:(1)种子合成;(2)30nm金球的合成;(3)合成Au@Ag核壳纳米立方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2)制备纳米探针,具体为:将ITO玻璃浸泡在大小约50nmAu@Ag核壳纳米颗粒溶液中,通过物理吸附作用将Au@Ag核壳纳米立方体固定在ITO基底上;然后将200μL的Aptamer 5’‑TTT TTT TTT TGG GTTAGG GTTAGG GTTAGG GTTTTT TTTTT‑3’‑(CH2)6–SH滴在ITO玻璃上,放在37℃的摇床中;分别固定不同时间,用超纯水冲洗掉表面多余的Aptamer;在不同浓度的钾离子溶液中检测探针,测得不同移动量的SPR光谱峰值,结果得到Aptamer的最佳修饰浓度0.5‑10nM,最佳修饰时间1‑4h;对钾离子的检测,具体如下:1)在制备的探针上分别滴加180μL不同浓度的钾离子溶液,通过采集SPR散射光谱数据,得到探针在不同浓度的钾离子作用下的SPR光谱的峰值与时间之间的关系曲线,以及SPR光谱的峰移动量与钾离子浓度之间的关系图,钾离子溶液的浓度为10‑9‑10‑2M是S型曲线;其中在10‑7‑10‑4M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最低检测限达到1nM;2)数据分析:用公式(1):
拟合该探针在不同浓度的钾离子的影响下的SPR光谱的峰值与时间之间的关系曲线,得到25℃时G‑四联体解离常数Kd;钾离子的浓度0.1μM–0.1mM,分别对应的n值分别是0.89,1.27,1.37,1.49,1.87,2.01,G‑四联体形成过程中分为两种结合位点形态;用公式(2):
(3):
(4):ΔG=‑RTlnKep,分析SPR光谱的峰移动量与钾离子浓度之间的关系,得到不同浓度的钾离子与ΔG的线性关系图,以及用公式(5)
得到在形成稳定G‑四联体结构的吉布斯自由能ΔG。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邮电大学,未经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608056.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