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向三端口非隔离直流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57320.1 | 申请日: | 2015-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0747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5 |
发明(设计)人: | 吴红飞;韩蒙;牟恬恬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M3/155 | 分类号: | H02M3/155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249 | 代理人: | 严巧巧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双向三端口非隔离直流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属于电力电子变换器技术领域。所述双向三端口非隔离直流变换器由四个开关管、一个包含第一绕组和第二绕组的耦合电感、一个高频电感和一个辅助电容构成,该双向三端口非隔离直流变换器能够同时连接低压侧电源、中间侧电源和高压侧电源等三个电源,且能够同时实现任意两个电源之间的单级、双向功率变换,通过同时采用占空比和移相控制为系统提供两个独立的控制变量、使得任意两个端口可以同时处于受控状态,且能够实现所有开关管的软开关。本发明具有结构和控制简单、功率密度高、效率高、成本低等优点,特别适合混合储能、电动汽车、直流微网等包含多个储能或多条双向直流母线的功率系统。 | ||
搜索关键词: | 双向 端口 隔离 直流 变换器 及其 控制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双向三端口非隔离直流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三端口非隔离直流变换器由第一开关管S1、第二开关管S2、第三开关管S3、第四开关管S4、耦合电感LC、高频电感Lf、辅助电容CA、低压侧电源VL、中间侧电源VM和高压侧电源VH构成,其中耦合电感LC包含第一绕组N1和第二绕组N2;所述低压侧电源VL的正极连接耦合电感LC第一绕组N1的同名端,耦合电感LC第一绕组N1的非同名端连接第一开关管S1的漏极和第二开关管S2的源极,第二开关管S2的漏极连接第三开关管S3的源极、高频电感Lf的一端和中间侧电源VM的正极,中间侧电源VM的负极连接第一开关管S1的源极、低压侧电源VL的负极和高压侧电源VH的负极,高压侧电源VH的正极连接第四开关管S4的漏极,第四开关管S4的源极连接第三开关管S3的漏极和辅助电容CA的一端,辅助电容CA的另一端连接耦合电感LC第二绕组N2的非同名端,耦合电感LC第二绕组N2的同名端连接高频电感Lf的另一端;所述双向三端口非隔离直流变换器的控制方法如下:第一开关管S1、第二开关管S2、第三开关管S3和第四开关管S4的开关频率相同,在每个开关周期内第一开关管S1和第三开关管S3的导通时间占空比相同、第二开关管S2和第四开关管S4的导通时间占空比相同,第一开关管S1和第二开关管S2互补导通,第三开关管S3和第四开关管S4互补导通;通过调节第一开关管S1和第二开关管S2的导通时间占空比来控制低压侧电源VL和中间侧电源VM之间的电压平衡和能量传输:当需要增加中间侧电源VM电压或者降低低压侧电源VL电压或者增大由低压侧电源VL向中间侧电源VM传输的功率或者减小中间侧电源VM向低压侧电源VL传输的功率时,增加第一开关管S1的导通时间占空比并减小第二开关管S2的导通时间占空比;当需要增加低压侧电源VL电压或者降低中间侧电源VM电压或者增大由中间侧电源VM向低压侧电源VL传输的功率或者减小低压侧电源VL向中间侧电源VM传输的功率时,增加第二开关管S2的导通时间占空比并减小第一开关管S1的导通时间占空比;通过调节第一开关管S1和第三开关管S3导通时刻之间的超前或滞后时间来控制高压侧电源VH和中间侧电源VM以及低压侧电源VL之间的电压平衡和能量传输:当需要高压侧电源VH吸收功率时,设置第一开关管S1的导通时刻超前于第三开关管S3的导通时刻;当需要高压侧电源VH输出功率时,设置第一开关管S1的导通时刻滞后于第三开关管S3的导通时刻。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557320.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XMPP的机场安检追逃系统
- 下一篇:一种RFID酒类防伪电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