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相干频域干涉图的自适应干涉项提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57104.7 | 申请日: | 2015-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8130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30 |
发明(设计)人: | 张红霞;王凤;贾大功;刘铁根;张以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11/02 | 分类号: | G01M11/02 |
代理公司: | 天津佳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2002 | 代理人: | 李益书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低相干频域干涉图的自适应干涉项提取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得低相干频域干涉图;进行集合经验模态分解,寻找合适的特征参数并确定k值;获得新的光谱信号;经验模态分解;获取ψ1(ω);最后判断ψ1(ω)是否符合余弦分布,若符合则干涉项准确提取出来,程序结束;若不符合,则程序重新跳转到第2步中,寻找合适的k值,直到干涉项被提取出来。本发明将集合经验模态分解算法与经验模态分解算法结合起来,能够自适应地提取出频域低相干干涉项,数据处理过程无需人为设置参数,可以对不同长度的保偏光纤进行干涉项的提取。本发明采用频谱干涉测量法,测量时间短,信号信噪比高,可以获得全光谱信息。 | ||
搜索关键词: | 相干 干涉 自适应 提取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低相干频域干涉图的自适应干涉项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第1步:获得低相干频域干涉图;用光谱仪采集到的低相干频域干涉图,表示为:其中,ω是光场角频率,I0(ω)表示光源功率谱,h是耦合强度系数,是两偏振光束的相位差,n(ω)是实际系统中的噪声;第2步:进行集合经验模态分解,寻找合适的特征参数并确定k值;分解过程包含三个部分:a.添加白噪声序列,进行集合经验模态分解得到:I1(ω)=Σi=1kfi(ω)+Σi=k+1Nfi(ω)+r‾N(ω)]]>其中fi(ω)是集合经验模态分解得到的本征模态函数(IMF),N是自然数,表示分解得到的IMF的个数,k是噪声本征模态函数的个数,是前k个IMF的和,表示噪声信号n(ω),表示I1(ω)中干涉项部分分解得到的IMFs,b.计算各个本征模态函数与原信号的相关系数,CC=f(ω)⊗I1(ω)D(f(ω))·D(I1(ω))]]>f(ω)⊗I1(ω)=∫∫-∞+∞f(ω′)·I1*(ω′-ω)dω′]]>其中,表示本征模态函数与原信号的互相关运算,I1*(ω′‑ω)表示信号I1(ω′)平移ω后的共轭,分别表示f(ω)与I1(ω)的标准差,CC的绝对值大小介于0和1之间,表征本征模态函数与原信号的相似程度;c.寻找合适的特征参数并确定k值;由于噪声的本征模态函数与原信号的相似程度较低且分布在前k个IMF中,第k+1个IMF的相关系数远大于第k个IMF的相关系数,则此区间是第一个CC值变化最大的区间,通过迭代的优化方法能够自动寻找到该区间,并在此区间内选择合适的值作为特征参数,使得相关系数小于特征参数的本征模态函数被识别为噪声信号,将该噪声信号去除;第3步:获得新的光谱信号;去噪后的干涉谱:第4步:经验模态分解;对新的干涉谱光谱信号进行经验模态分解:I2(ω)=Σj=1Mψj(ω)+rM(ω)]]>其中,ψj(ω)是分解得到的本征模态函数,M是自然数,表示分解得到的本征模态函数的个数,rM(ω)为残余部分;第5步:获取ψ1(ω);由于系统中的噪声经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得到了很好的抑制,故频域干涉谱图能够在经验模态分解中避免模态集叠现象,使得每一个分解得到的本征模态函数都具有物理意义;由于经验模态分解获得的本征模态函数是按照频率大小依次排列的,故最先被分解出来的本征模态函数为ψ1(ω)即I1(ω)中的干涉项;第6步:判断ψ1(ω)是否符合余弦分布,若符合则干涉项准确提取出来,程序结束;若不符合,则程序重新跳转到第2步中,寻找合适的k值,直到干涉项被提取出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557104.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