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切材料有缝拼接加工工艺及其模切产品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543664.7 | 申请日: | 2015-08-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5849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29 |
| 发明(设计)人: | 李毓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华懋伟业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6F1/38 | 分类号: | B26F1/38;B26D7/27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盛峰律师事务所11337 | 代理人: | 于国富 |
| 地址: | 10130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切材料有缝拼接加工工艺及其模切产品,涉及电子行业的胶粘件模切技术领域。该加工工艺通过分别加工出横向上下边框,以及纵向边框,再利用设备的异步贴合功能,将纵向边框分别拼接在横向边框上,使得环状产品所需原材料模切中避免了内轮廓废料的产生。拼接好材料时,内框各形状成型后,再利用传统模切技术加工产品外形。整个工艺过程由圆刀或平刀模切设备自动完成。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模切材料有缝拼接工艺,只产生模切工艺正常的周边留边废料,不产生内框面积的废料,因此,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避免了材料的浪费。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材料 拼接 加工 工艺 及其 产品 | ||
【主权项】:
一种模切材料有缝拼接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准备横向上、下边框材料和纵向边框材料;S2,将横向上、下边框材料模切出横向上、下边框的内轮廓和凹接口部位,所述凹接口部位位于所述横向上、下边框的左、右两侧;将纵向边框材料模切出纵向边框的内轮廓和凸接口部位,所述凸接口部位与所述凹接口部位相互配合,所述凸接口部位位于所述纵向边框的上、下两侧;S3,利用设备的异步贴合功能,通过纵向边框的凸接口部位与所述横向上、下边框的凹接口部位之间的咬合关系,将纵向边框与所述横向上、下边框进行拼接;S4,模切出横向上、下边框的外轮廓;将纵向边框沿纵向中心线切断,得到模切产品;其中,S1中,所述准备横向上、下边框材料,具体为:将横向上边框材料覆合在第一料带的上侧,将横向下边框材料覆合在第一料带的下侧,且所述横向上边框材料与所述横向下边框材料的纵向间距为产品的纵向间距;其中,S1中,所述准备纵向边框材料,具体为:将纵向边框材料覆合在第二料带上;其中,S3中,所述利用设备的异步贴合功能,为,当模切出的横向上、下边框运行到一定位置后,模切出的纵向边框开始同步运行,通过纵向边框的凸接口部位与所述横向上、下边框的凹接口部位之间的咬合关系,将纵向边框与所述横向上、下边框进行拼接;此外,加工过程中,拼接用的纵向左、右边框的形状相同,模切机每模切出一块纵向边框,就会将其输送到模切出的横向边框处,将其与横向边框进行拼接,将横向边框左右两侧均拼接上纵向边框后,拼接完成后,加工横向边框的外轮廓,同时,将纵向边框沿着其纵向中心线进行模切,得到最终产品的纵向边框;模切加工过程详细过程为:纵向两个边框和横向两个边框是由四块原材料双面胶拼接而成,其加工过程为:横向边框是在料带的上下两侧先覆合上两条双面胶,用一把刀模切出产品的横向内框形状;纵向边框是将纵向双面胶材料覆合在另一料带上,利用设备异步贴合的功能,当模切纵向材料的模具刀腔转动到拼接位置时,纵向料带运行,纵向模具模切出纵向边框后,与横向边框进行拼接,拼接后,纵向材料被压住不再运行,横向材料连续运行,直到模切纵向材料的模具刀腔转动到拼接位置时,纵向料带再次运行,模切出纵向边框,并与横向边框进行拼接,如此循环,得到一个个内轮廓拼接完整的产品;其中,纵向材料有一个贴合前的等待过程,从而达到省料的目的。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华懋伟业精密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华懋伟业精密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543664.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