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模糊聚类的室内定位AP选择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67317.6 | 申请日: | 2015-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6800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8 |
发明(设计)人: | 孟维晓;任博雅;韩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W16/18 | 分类号: | H04W16/18;H04W64/0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杨立超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基于模糊聚类的室内定位AP选择方法,属于室内指纹定位领域。现有应用AP选择算法实现的定位技术存在计算量大、定位精度低以及适用范围小的问题。一种基于模糊聚类的室内定位AP选择方法,所述AP选择方法通过以下步骤实现:以指纹图作为特征向量,应用K均值算法将AP组进行聚类操作,分成一系列不同的AP类别;将聚类操作得到的不同的AP类均视为模糊集,根据模糊数学方法构建AP关于不同的AP类别的隶属度值;基于指纹图与不同参考点之间的信号分辨力,计算每个AP类别的最优度值;最后构建线性规划模型。本发明方法较现有AP手动分簇和枚举法实现室内定位方法相比,不需手动进行分簇的过程,提高定位AP选择方法的适用范围,并能够将定位精度能提高20%左右。体现定位速度快,定位准确和定位精度高的优点。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模糊 室内 定位 ap 选择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模糊聚类的室内定位AP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P选择方法通过以下步骤实现:步骤一、以指纹图作为特征向量,应用K均值算法将AP组进行聚类操作,分成一系列不同的AP类别的过程是:步骤一一、设AP组中第m个AP在第i个参考点的接收信号强度RSSI值为Rm(xi,yi);然后将Rm(xi,yi)初始化为各个AP类别的聚类中心点;其中,1≤i≤N,1≤m≤M,xi和yi分别为第i个参考点的横坐标值和纵坐标值;步骤一二、计算第m个AP到各个AP类别的聚类中心点的欧式距离,作为第m个AP与不同的AP类别之间的距离;步骤一三、在AP组中选择步骤一二计算出的每个AP与不同的AP类别之间的距离中最小的,并将最小的距离对应的AP类作为最近类别,然后将每个AP归入对应的最近类别中,则AP组中形成一系列AP类别;步骤一四、重新计算每个AP类别的接收信号强度RSSI值的均值,并作为每个AP类别的中心点;步骤一五、判断步骤一四计算出的AP类别的中心点是否与步骤一一中聚类得到的各个AP类别的聚类中心点相同,若是,则中止并退出,若否,则已将AP组分成共K类AP类别,并执行步骤二,其中,第k类AP类别包含的AP数量为nk,1≤k≤K;步骤二、将步骤一聚类操作得到的不同的AP类均视为模糊集,根据模糊数学方法构建AP关于不同的AP类别的隶属度值;步骤三、基于指纹图与不同参考点之间的信号分辨力,计算每个AP类别的最优度值;步骤四、利用步骤二获得的构建AP关于不同的AP类别的隶属度值以及步骤三计算的AP类别的最优度值构建线性规划模型,以选出最优的AP类别并作为最优AP组。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267317.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