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模糊聚类的室内定位AP选择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67317.6 | 申请日: | 2015-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6800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8 |
发明(设计)人: | 孟维晓;任博雅;韩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W16/18 | 分类号: | H04W16/18;H04W64/0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杨立超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模糊 室内 定位 ap 选择 方法 | ||
基于模糊聚类的室内定位AP选择方法,属于室内指纹定位领域。现有应用AP选择算法实现的定位技术存在计算量大、定位精度低以及适用范围小的问题。一种基于模糊聚类的室内定位AP选择方法,所述AP选择方法通过以下步骤实现:以指纹图作为特征向量,应用K均值算法将AP组进行聚类操作,分成一系列不同的AP类别;将聚类操作得到的不同的AP类均视为模糊集,根据模糊数学方法构建AP关于不同的AP类别的隶属度值;基于指纹图与不同参考点之间的信号分辨力,计算每个AP类别的最优度值;最后构建线性规划模型。本发明方法较现有AP手动分簇和枚举法实现室内定位方法相比,不需手动进行分簇的过程,提高定位AP选择方法的适用范围,并能够将定位精度能提高20%左右。体现定位速度快,定位准确和定位精度高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模糊聚类的室内定位AP选择方法。
背景技术
在基于指纹图的室内定位技术中,定位精度与定位解算的复杂度之间是一对矛盾。一方面,增加AP的密度有助于提高定位精度;另一方面,AP数量过大往往会导致定位计算延时过长以及能耗增加。在试验系统中,往往会布置较高密度的AP,而由试验系统转向实际系统则需要减少AP数量,那么如何选择现有AP以获得最优的定位精度,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较差的AP选择策略可能导致较大的定位精度损失。而现在已有的AP选择算法主要依据于AP手动分簇和枚举法,定位会有0.8-1.5m的损失,普遍存在计算量大且定位效果差,及定位方法难以推广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应用AP选择算法实现的定位技术存在计算量大、定位精度低以及适用范围小的问题,而提出一种基于模糊聚类的室内定位AP选择方法。
一种基于模糊聚类的室内定位AP选择方法,所述AP选择方法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步骤一、以指纹图作为特征向量,应用K均值算法将AP组进行聚类操作,分成一系列不同的AP类别;
步骤二、将步骤一聚类操作得到的不同的AP类均视为模糊集,根据模糊数学方法构建AP关于不同的AP类别的隶属度值;
步骤三、基于指纹图与不同参考点之间的信号分辨力,计算每个AP类别的最优度值;
步骤四、利用步骤二获得的构建AP关于不同的AP类别的隶属度值以及步骤三计算的AP类别的最优度值构建线性规划模型,以选出最优的AP类别并作为最优AP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涉及的AP选择方案考虑分簇的思想,整个选择方案更加合理,将现有大量AP进行自适应模糊聚类,每一个新AP类内保证一定比例的AP数量,并由此构建优化模型选择最优的AP组,使得所选AP组为最优,定位精度损失最小,以保证全局定位精度的均衡,同时也可以缩小不同的定位区域之间的定位精度差距。
通过最优选择函数计算公式计算每个AP类别的最优度值,并结合最优AP用于获得最终的线性优化模型:较现有AP手动分簇和枚举法实现室内定位方法相比,不需手动进行分簇的过程,提高定位AP选择方法的适用范围,并能够将定位精度能提高20%左右。体现定位速度快,定位准确和定位精度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涉及的定位精度测试结果对照图,其中,横坐标表示误差范围的圆半径,纵坐标表示定位点落在该范围内的概率。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
本实施方式的基于模糊聚类的室内定位AP选择方法,其中,AP表示无线Wi-Fi接入点的描述,如图1所示,所述AP选择方法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步骤一、以指纹图作为特征向量,应用K均值算法将AP组进行聚类操作,分成一系列不同的AP类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6731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