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TFT基板的制作方法及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13939.0 | 申请日: | 2015-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6794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6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1/77 | 分类号: | H01L21/77;H01L27/12;H01L23/535;H01L27/32;H01L29/417;H01L29/45;H01L29/49;H01L51/56;H01L51/5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德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44265 | 代理人: | 林才桂 |
地址: | 51813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TFT基板的制作方法及其结构,该TFT基板的制作方法通过使用灰阶光罩,将栅极绝缘层、半导体层、及蚀刻阻挡层通过一道光刻制程一同制作,将光刻制程的次数由十道减少至八道,减少了光罩的使用量,简化了生产制程,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及良率。本发明的TFT基板结构,其中的栅极绝缘层、半导体层、及蚀刻阻挡层可使用灰阶光罩通过一道光刻制程一同制作,结构简单,易于制作,可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及良率。 | ||
搜索关键词: | tft 制作方法 及其 结构 | ||
【主权项】:
一种TFT基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提供基板(1),所述基板(1)上设有TFT区域与非TFT区域,在所述基板(1)上沉积第一金属层,并通过第一道光刻制程图案化所述第一金属层,得到间隔设置的第一栅极(21)与第二栅极(22);步骤2、在所述第一栅极(21)、第二栅极(22)、及基板(1)上依次沉积栅极绝缘层(3)、半导体层(4)、及蚀刻阻挡层(5);步骤3、通过第二道光刻制程对所述栅极绝缘层(3)、半导体层(4)、及蚀刻阻挡层(5)进行图案化处理,在所述蚀刻阻挡层(5)上对应于所述第一栅极(21)的上方形成第一接触孔(51)与第二接触孔(52),对应于所述第二栅极(22)的上方形成第三接触孔(53)与第四接触孔(54);在所述蚀刻阻挡层(5)、半导体层(4)、及栅极绝缘层(3)上对应于所述第二栅极(22)上方靠近第一栅极(21)的一侧形成第五接触孔(55);所述第一接触孔(51)、第二接触孔(52)、第三接触孔(53)、第四接触孔(54)、及第五接触孔(55)均为通孔;步骤4、在所述蚀刻阻挡层(5)上沉积第二金属层,通过第三道光刻制程图案化该第二金属层,得到间隔设置的第一源极(71)、第一漏极(72)、第二源极(73)、及第二漏极(74),所述第一源极(71)、第一漏极(72)、第二源极(73)、及第二漏极(74)分别经由所述第一接触孔(51)、第二接触孔(52)、第三接触孔(53)、第四接触孔(54)与所述半导体层(4)相接触;所述第一栅极(21)、半导体层(4)、第一源极(71)、及第一漏极(72)构成第一TFT;所述第二栅极(22)、半导体层(4)、第二源极(73)、及第二漏极(74)构成第二TFT;所述第一漏极(72)经由第五接触孔(55)与所述第二栅极(22)相接触,将第一TFT与第二TFT串联起来;步骤5、在所述第一源极(71)、第一漏极(72)、第二源极(73)、第二漏极(74)、蚀刻阻挡层(5)、及基板(1)上沉积钝化层(75),并通过第四道光刻制程对所述钝化层(75)进行图案化,在所述钝化层(75)上对应所述第二漏极(74)的上方形成第六通孔(751);步骤6、在所述钝化层(75)上沉积平坦层(76),并通过第五道光刻制程对所述平坦层(76)进行图案化,在所述平坦层(76)对应所述第六通孔(751)的上方形成第七通孔(761);步骤7、在所述平坦层(76)上沉积像素电极层(8),并通过第六道光刻制程对其进行图案化,所述像素电极层(8)经由所述第六通孔(751)、及第七通孔(761)与所述第二漏极(74)相接触;步骤8、在所述像素电极层(8)、及平坦层(76)上沉积像素定义层(9),并通过第七道光刻制程对其进行图案化,在所述像素定义层(9)上形成对应于所述像素电极层(8)上方的第八通孔(91),从而暴露出所述像素电极层(8)的一部分;步骤9、在所述像素定义层(9)上沉积有机光阻层,并通过第八道光刻制程对其进行图案化,形成间隔设置的数个光阻间隙物(92);所述步骤3具体包括:步骤31、在所述蚀刻阻挡层(5)上沉积光阻层(6),并通过一灰阶光罩(10)对所述光阻层(6)进行曝光、显影,使得光阻层(6)上对应基板(1)上非TFT区域的部分被完全蚀刻掉,且所述光阻层(6)上对应所述第一栅极(21)上方形成有间隔设置的第一凹槽(61)与第二凹槽(62),对应所述第二栅极(22)上方形成有间隔设置的第三凹槽(63)与第四凹槽(64),对应所述第二栅极(22)上方靠近第一栅极(21)的一侧形成有第一通孔(65);步骤32、以所述光阻层(6)为遮蔽层,通过第一次干蚀刻制程对所述蚀刻阻挡层(5)进行蚀刻,使得所述蚀刻阻挡层(5)上对应基板(1)上非TFT区域的部分被完全蚀刻掉,所述蚀刻阻挡层(5)上对应于所述光阻层(6)上的第一通孔(65)的部分被完全蚀刻掉;步骤33、通过一次灰化制程对所述光阻层(6)进行灰化处理,使得所述光阻层(6)的整体厚度降低,所述光阻层(6)上的第一凹槽(61)、第二凹槽(62)、第三凹槽(63)、及第四凹槽(64)的底部被穿透,分别形成第二通孔(66)、第三通孔(67)、第四通孔(68)、及第五通孔(69);步骤34、以所述光阻层(6)为遮蔽层,通过一次湿蚀刻制程对所述半导体层(4)进行蚀刻,使得所述半导体层(4)上对应基板(1)上非TFT区域的部分被完全蚀刻掉,且所述半导体层(4)上对应于所述光阻层(6)上的第一通孔(65)的部分被完全蚀刻掉;步骤35、以所述光阻层(6)为遮蔽层,通过第二次干蚀刻制程对所述蚀刻阻挡层(5)、及栅极绝缘层(3)进行蚀刻,使得所述蚀刻阻挡层(5)上对应于所述光阻层(6)上的第二通孔(66)、第三通孔(67)、第四通孔(68)、及第五通孔(69)的部分被完全蚀刻掉,从而在所述蚀刻阻挡层(5)上形成对应于第一栅极(21)上方的第一接触孔(51)与第二接触孔(52),及对应于第二栅极(22)上方的第三接触孔(53)与第四接触孔(54);同时,所述栅极绝缘层(3)上对应基板(1)上非TFT区域的部分被完全蚀刻掉,且所述栅极绝缘层(3)上对应于所述光阻层(6)上的第一通孔(65)的部分被完全蚀刻掉,从而在所述蚀刻阻挡层(5)、半导体层(4)及栅极绝缘层(3)上对应于所述第二栅极(22)上方靠近第一栅极(21)的一侧形成第五接触孔(55);步骤36、剥离所述光阻层(6)。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213939.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 基本电气元件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1-00 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半导体或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设备
H01L21-02 .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4 .非专门适用于包含在H01L 31/00至H01L 51/00各组的单个器件所使用的除半导体器件之外的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6 .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的测试或测量
H01L21-67 .专门适用于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的装置;专门适合于在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或部件的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晶片的装置
H01L21-70 .由在一共用基片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固态组件或集成电路组成的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集成电路器件或其特殊部件的制造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1-00 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半导体或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设备
H01L21-02 .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4 .非专门适用于包含在H01L 31/00至H01L 51/00各组的单个器件所使用的除半导体器件之外的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6 .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的测试或测量
H01L21-67 .专门适用于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的装置;专门适合于在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或部件的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晶片的装置
H01L21-70 .由在一共用基片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固态组件或集成电路组成的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集成电路器件或其特殊部件的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