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再制造发动机的缸体缸盖装配主螺栓拧紧力矩的控制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154590.8 申请日: 2015-04-02
公开(公告)号: CN104793657B 公开(公告)日: 2017-01-18
发明(设计)人: 刘明周;庞凯;刘从虎;葛茂根;沈维蕾;张媛;王少明;邵将;田双 申请(专利权)人: 合肥工业大学
主分类号: G05D17/02 分类号: G05D17/02
代理公司: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34101 代理人: 陆丽莉,何梅生
地址: 230009 安*** 国省代码: 安徽;3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再制造发动机的缸体缸盖装配主螺栓拧紧力矩的控制方法,其特征是按如下步骤进行1、利用雅可比旋量模型获得n组缸体缸盖装配的旋量差;2根据n组旋量差通过手动调控拧紧力矩分别获得与n组旋量差相对应的n组最佳拧紧力矩矩范围值;3利用二元拉格朗日插值法对n组旋量差以及与n组旋量差相对应的n组最佳拧紧力矩范围值进行拟合,获得拧紧力矩值调控模型;以拧紧力矩值调控模型获得任意旋量差相对应的最佳拧紧力矩值,从而实现再制造发动机缸体缸盖装配主螺栓拧紧力矩的控制方法。本发明能保证再制造发动机缸体缸盖的气密封,从而提升再制造发动机的装配质量、精度和性能以及服役安全性。
搜索关键词: 基于 制造 发动机 缸体 缸盖 装配 螺栓 拧紧 力矩 控制 方法
【主权项】:
一种基于再制造发动机的缸体缸盖装配主螺栓拧紧力矩的控制方法,其特征是按如下步骤进行:步骤一、获得缸体缸盖装配的旋量差:步骤1、建立缸体缸盖的空间坐标系:用b表示缸体、用h表示缸盖;用i表示缸体或缸盖;即i=h或i=b;用rb表示再制造缸体、用rh表示再制造缸盖;用t表示再制造缸体或再制造缸盖;即t=rh或t=rb;以缸体缸盖的任意主螺栓孔为原点Oi,分别建立三条两两垂直的Xi轴、Yi轴和Zi轴,从而获得缸体缸盖的空间坐标系Oi‑XiYiZi;即缸体空间坐标系为Ob‑XbYbZb;缸盖空间坐标系Oh‑XhYhZh;以再制造缸体缸盖的任意主螺栓孔为原点Ot,分别建立三条两两垂直的Xt轴、Yt轴和Zt轴,从而获得再制造缸体缸盖的空间坐标系Ot‑XtYtZt;即再制造缸体空间坐标系为Orb‑XrbYrbZrb;再制造缸盖空间坐标系Orh‑XrhYrhZrh;步骤2、获得理想状态下的缸体缸盖在空间六个自由度上的雅可比旋量公差矩阵[FR]:步骤2.1、利用式(1)分别获得理想状态下的缸体缸盖的功能要素[FE]i:[FE]i=[Qi]‑1·[T]   (1)式(1)中,[T]表示公差参数;[Qi]‑1表示方向矢量集合,并有:[Qi]=[C1C2C3]i   (2)式(2)中,C1,C2和C3分别表示公差在所述空间坐标系Oi‑XiYiZi中三个方向的矢量;步骤2.2、利用式(3)分别获得缸体缸盖的雅可比矩阵[J]i:式(3)中,表示理想状态下的所述空间坐标系Oi‑XiYiZi相对于所述缸体空间坐标系Ob‑XbYbZb的方向变化矩阵,并有C1i,C2i和C3i分别表示理想状态下的所述空间坐标系Oi‑XiYiZi中的Xi轴、Yi轴和Zi轴依次在所述缸体空间坐标系Ob‑XbYbZb中的方向向量;[Wih]表示理想状态下的所述缸盖空间坐标系Oh‑XhYhZh相对于所述空间坐标系Oi‑XiYiZi的位置变化矩阵,并有:[Wih]=0-dzihdyihdzih0-dxih-dyihdxih0---(4)]]>式(4)中,其中,dxh,dyh和dzh分别表示所述缸盖空间坐标系Oh‑XhYhZh的原点Oh依次在所述缸体空间坐标系Ob‑XbYbZb中Xb轴、Yb轴和Zb轴的位置矢量;dxi,dyi和dzi分别表示所述空间坐标系Oi‑XiYiZi的原点Oi依次在所述缸体空间坐标系Ob‑XbYbZb中Xb轴、Yb轴和Zb轴的位置矢量;步骤2.3、利用式(5)获得所述理想状态下的缸体缸盖雅可比旋量公差矩阵[FR]:[FR]=[[J]b[J]h]·[[FE]b[FE]h]T   (5)步骤3、获得受热场和力场作用下的缸体缸盖在空间六个自由度上的雅可比旋量公差矩阵[FR′]:步骤3.1、通过力学计算依次获得缸体缸盖的弯曲形变在所述空间坐标系Oi‑XiYiZi中绕Xi轴、Yi轴和Zi轴分别产生的旋转量Δαi、Δβi、Δγi;步骤3.2、利用式(6)分别获得受热场和力场作用下的缸体缸盖的雅可比矩阵[J′]i:式(6)中,表示受热场和力场作用下的所述空间坐标系Oi‑XiYiZi相对于所述缸体空间坐标系Ob‑XbYbZb的方向变化矩阵,并有:[R0′i]=[C1i′C2i′C3i′]·[Cx]·[Cy]·[Cz]---(7)]]>式(7)中,C′1i,C′2i和C′3i分别表示受热场和力场作用下的所述空间坐标系Oi‑XiYiZi中的Xi轴、Yi轴和Zi轴依次在所述缸体空间坐标系Ob‑XbYbZb中的方向向量;式(7)中,[Cx]为所述空间坐标系Oi‑XiYiZi绕其x轴旋转Δαi的转换矩阵,并有:[Cx]=1000cosΔαi-sinΔαi0sinΔαicosΔαi---(8)]]>式(7)中,[Cy]为所述空间坐标系Oi‑XiYiZi绕其y轴旋转Δβi的转换矩阵,并有[Cy]=cosΔβi0sinΔβi010-sinΔβi0cosΔβi---(9)]]>式(7)中,[Cz]为所述空间坐标系Oi‑XiYiZi绕其z轴旋转Δγi的转换矩阵,并有[Cz]=cosΔγi-sinΔγi0sinΔγicosΔγi0001---(10)]]>式(6)中,表示受热场和力场作用下的所述缸盖空间坐标系Oh‑XhYhZh相对于所述空间坐标系Oi‑XiYiZi的位置变化矩阵,并有:[Wi′h]=0-dzi′hdyi′hdzi′h0-dxi′h-dyi′hdxi′h0---(11)]]>式(11)中,其中,dx′h,dy′h和dz′h分别表示所述缸盖空间坐标系Oh‑XhYhZh的原点Oh依次在所述缸体空间坐标系Ob‑XbYbZb中Xb轴、Yb轴和Zb轴的位置矢量;dx′i,dy′i和dz′i分别表示所述空间坐标系Oi‑XiYiZi的原点Oi依次在所述缸体空间坐标系Ob‑XbYbZb中Xb轴、Yb轴和Zb轴的位置矢量;步骤3.3、受热场和力场作用下的所述缸体缸盖的功能要素[FE′]i按照式(12)获得:[FE′]i=[Q′i]‑1·[T]        (12)步骤3.4、利用式(13)获得所述受热场和力场作用下的缸体缸盖雅可比旋量公差矩阵[FR′]:[FR′]=[[J′]b[J′]h]·[[FE′]b[FE′]h]T    (13)步骤4、求出受热场和力场作用下的再制造缸体缸盖在空间六个自由度上的雅可比旋量公差矩阵[FR″]:步骤4.1、通过力学计算依次获得再制造缸体缸盖的弯曲形变在所述空间坐标系Ot‑XtYtZt中绕Xt轴、Yt轴和Zt轴分别产生的旋转量Δαt、Δβt、Δγt;步骤4.2、利用式(14)获得受热场和力场作用下的再制造缸体缸盖的雅可比矩阵[J″]t:式(14)中,表示受热场和力场作用下的所述空间坐标系Ot‑XtYtZt相对于所述再制造缸体空间坐标系Orb‑XrbYrbZrb的方向变化矩阵,并有:[R0′′t]=[C1t′′C2t′′C3t′′]·[Cx′]·[Cy′]·[Cz′]---(15)]]>式(15)中,C″1t,C″2t和C″3t分别表示受热场和力场作用下的所述空间坐标系Ot‑XtYtZt中的Xt轴、Yt轴和Zt轴依次在所述再制造缸体空间坐标系Orb‑XrbYrbZrb中的方向向量;式(15)中,[C′x]为所述空间坐标系Ot‑XtYtZt绕其x轴旋转Δαt的转换矩阵,并有:[Cx′]=1000cosΔαt-sinΔαt0sinΔαtcosΔαt---(16)]]>式(15)中:[C′y]为所述空间坐标系Ot‑XtYtZt绕其y轴旋转Δβt的转换矩阵,并有[Cy′]=cosΔβt0sinΔβt010-sinΔβt0cosΔβt---(17)]]>式(15)中,[C′z]为所述空间坐标系Ot‑XtYtZt绕其z轴旋转Δγt的转换矩阵,并有[Cz′]=cosΔγt-sinΔγt0sinΔγtcosΔγt0001---(18)]]>式(14)中,表示受热场和力场作用下的所述再制造缸盖空间坐标系Orh‑XrhYrhZrh相对于所述空间坐标系Ot‑XtYtZt的位置变化矩阵,并有:[Wt′′rh]=0-dzi′′rhdyi′′rhdzt′′rh0-dxt′′rh-dyt′′rhdxt′′rh0---(19)]]>式(19)中,其中,dx″rh,dy″rh和dz″rh分别表示所述再制造缸盖空间坐标系Orh‑XrhYrhZrh的原点Orh依次在所述再制造缸体空间坐标系Orb‑XrbYrbZrb中Xrb轴、Yrb轴和Zrb轴的位置矢量;dx″t,dy″t和dz″t分别表示所述空间坐标系Ot‑XtYtZt的原点Ot依次在所述再制造缸体空间坐标系Orb‑XrbYrbZrb中Xrb轴、Yrb轴和Zrb轴的位置矢量;步骤4.3、受热场和力场作用下的所述再制造缸体缸盖的功能要素[FE″]t按照式(20)获得:[FE″]t=[Qt]‑1·[T]    (20)步骤4.4、利用式(21)获得所述受热场和力场作用下的再制造缸体缸盖雅可比旋量公差矩阵[FR′]:[FR″]=[[J″]rb[J″]rh]·[[FE″]rb[FE″]rh]T  (21)步骤5、求出多场强下再制造缸体缸盖的旋量差ΔFR:根据式(22)或式(23)获得旋量差ΔFR:ΔFR=[FR′]‑[FR″]   (22)ΔFR=[FR″]‑[FR′]   (23)步骤二、重复步骤一,从而获得n组旋量差;步骤三、在再制造缸体缸盖气密性低于κ的条件下,根据所述n组旋量差通过手动调控拧紧力矩分别获得与所述n组旋量差相对应的n组最佳拧紧力矩矩范围值;步骤四、利用二元拉格朗日插值法对所述n组旋量差以及与所述n组旋量差相对应的n组最佳拧紧力矩范围值进行拟合,获得拧紧力矩值调控模型;以所述拧紧力矩值调控模型获得最佳拧紧力矩值,从而实现再制造发动机缸体缸盖装配主螺栓拧紧力矩的控制方法。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154590.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