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阳离子短肽抗菌性和稳定性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27790.4 | 申请日: | 2015-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7230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9 |
发明(设计)人: | 李敬芳;李文;吴立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K7/06 | 分类号: | C07K7/06;A61P31/04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22201 | 代理人: | 王淑秋,王恩远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阳离子短肽抗菌性和稳定性的方法,属于抗菌药物技术领域。该方法主要包括利用具有负电性的多阴离子诱导阳离子短肽组装形成水溶性阳离子多聚体进而增强阳离子短肽与细菌细胞膜间的键合能力,同时有效避免传统阳离子短肽在细菌细胞膜表面的缓慢迁移、聚集等不足,最终极大提高了阳离子短肽的抗菌性及稳定性。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通过简单、方便的步骤提高了阳离子短肽抗菌性和稳定性的目的。此外,这种方法突破了传统抗菌肽序列过长、合成复杂、价格昂贵、难以批量合成、稳定性差等限制,极大扩展了抗菌肽的种类范围,有望在多肽抗菌药物的开发、筛选及应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阳离子 抗菌 稳定性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提高阳离子短肽抗菌性和稳定性的方法,其步骤如下:(1)将阳离子短肽和具有负电性的多阴离子客体分别溶于二次蒸馏水中得澄清、透明的溶液,控制阳离子短肽的赖氨酸数与具有负电性多阴离子客体的电荷数之间的比例为4:1~2:1,在室温搅拌的条件下将具有负电性的多阴离子客体水溶液逐滴加入到阳离子短肽水溶液中,最终得到阳离子短肽浓度为0.05~0.5mg/mL的水溶液;(2)将上述溶液继续搅拌1h~3h,并在4~40℃温度范围内静置12~48h,得到表面为赖氨酸基团、由具有负电性的多阴离子客体与阳离子短肽交替排列形成的纤维状结构的阳离子多聚体,从而实现阳离子短肽的抗菌性和稳定性的提高;其中,阳离子短肽的结构式如下之一所示,具有负电性的多阴离子客体为Na3AlMo6O18(OH)6、H4SiW12O40、K6P2W18O62、1,3,6,8‑芘四磺酸钠盐或四苯基卟啉四磺酸。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127790.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垃圾转运站废气治理系统
- 下一篇:多功能可拆卸式应急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