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冲击吸收件的制造方法和冲击吸收件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008133.8 | 申请日: | 2015-01-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6026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 发明(设计)人: | 大石浩二;后藤阳一;麻生雅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铃木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29C51/10 | 分类号: | B29C51/10;B29C51/36;B60R19/18;B60R21/02;B60R21/3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格罗巴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06 | 代理人: | 方志炜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能用真空成型或者压空成型得到适合吸收冲击的树脂厚度分布的冲击吸收件的制造方法。一种冲击吸收件,其配设在汽车的车身构件和汽车表面侧的内外饰件之间,在该冲击吸收件的制造方法中,通过改变层叠间距对成型模具进行积层造型,将成形上述突起部的凹模部的内侧面形成为阶梯状,使上述突起部的侧面的阶高越向上述突起部的顶端变得越小,该成型模具在成形上述基底部的平坦部上设有凹陷状的上述凹模部,接着,向上述成型模具上导入被加热软化的树脂片材,通过真空成型或者压空成型,使上述突起部的侧面形成为大致阶梯状,且树脂的厚度形成为越靠近上述突起部的顶端变得越小。 | ||
| 搜索关键词: | 冲击 吸收 制造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冲击吸收件的制造方法,该冲击吸收件配设在汽车的车身构件和汽车表面侧的内外饰件之间,其中,该冲击吸收件具备配置在上述车身构件侧或者上述内外饰件侧的基底部和自上述基底部朝向上述内外饰件侧或者上述车身构件侧突出的多个中空截头锥状的突起部,该冲击吸收件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的步骤:通过改变层叠间距对成型模具进行积层造型,将成形上述突起部的凹模部的内侧面形成为阶梯状,使上述突起部的侧面的阶高越向上述突起部的顶端变得越小,该成型模具在成形上述基底部的平坦部上设有凹陷状的上述凹模部;以及向上述成型模具上导入被加热软化的树脂片材,通过真空成型或者压空成型,使上述突起部的侧面形成为大致阶梯状,并且,树脂的厚度形成为越靠近上述突起部的顶端变得越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铃木株式会社,未经铃木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008133.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卷曲效果的纤维拉伸装置
- 下一篇:一种瓶坯加载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