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筒式隔振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80039865.7 | 申请日: | 2014-09-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7832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5 |
| 发明(设计)人: | 八幡祐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理工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F16F1/38 | 分类号: | F16F1/38 |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构造新颖的筒式隔振装置。该筒式隔振装置具有合成树脂材料的外筒构件,能够高度地达成兼顾装配操作的容易程度以及增加防止从装配孔中脱离的防脱阻力这样的对立要求。一种筒式隔振装置(10),其中,外筒构件(14)是由合成树脂制成的,在外筒构件(14)设有具有卡定用突起(26)的卡定部(22),并且,在卡定部(22)的内周侧隔着凹部(20)设有抵接部(24),抵接部(24)的轴线方向顶端与卡定部(22)的轴线方向顶端在轴线方向上位于相同的位置,或者是,抵接部(24)的轴线方向顶端位于比卡定部(22)的轴线方向顶端靠轴线方向外侧的位置,卡定部(22)与抵接部(24)相对的相对面之间的距离设定为大于或等于卡定用突起(26)的突出高度,另一方面,筒式隔振装置(10)设有限制机构,当伴随着对卡定用突起(26)作用外力而使卡定部(22)变形时,限制机构能够通过使卡定部(22)与抵接部(24)相抵接,从而限制卡定部(22)的变形量,由此,该限制机构能够阻止卡定用突起(26)位移到比外筒构件(14)靠内周侧的位置。 | ||
| 搜索关键词: | 筒式隔振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筒式隔振装置,其是通过利用主体橡胶弹性体(16)将内轴构件(12)和外筒构件(14)连结起来而做成的,其特征在于,上述外筒构件(14)是由合成树脂制成的,在该外筒构件(14)的轴线方向一端部的外周面设有具有卡定用突起(26)的卡定部(22),并且,在该外筒构件(14)的该卡定部(22)的内周侧隔着向轴线方向外侧开口的凹部(20)设有抵接部(24),该抵接部(24)的轴线方向顶端与该卡定部(22)的轴线方向顶端在该外筒构件(14)的轴线方向上位于相同的位置,或者是,该抵接部(24)的轴线方向顶端位于比该卡定部(22)的轴线方向顶端靠该外筒构件(14)的轴线方向外侧的位置,该卡定部(22)的形成该卡定用突起(26)的部位与该抵接部(24)隔着该凹部(20)相对的相对面之间的距离(Δ)设定为大于或等于该卡定用突起(26)自该外筒构件(14)的外周面(27)的突出高度(h),另一方面,上述筒式隔振装置(10)设有限制机构,当伴随着对该卡定用突起(26)的突端作用向轴线方向外侧的外力而使该卡定部(22)的顶端部分变形时,上述限制机构能够通过使该卡定部(22)同隔着该凹部(20)与该卡定部(22)相对的该抵接部(24)相抵接,从而限制该卡定部(22)的顶端部分的变形量,由此,该限制机构能够阻止该卡定用突起(26)的突端位移到比该外筒构件(14)的外周面(27)靠内周侧的位置,上述卡定用突起(26)的轴线方向内侧面为沿上述外筒构件(14)的大致径向扩展的平面状的卡定面(28),并且,在伴随着对该卡定用突起(26)的突端作用向轴线方向外侧的外力而使上述卡定部(22)与上述抵接部(24)相抵接的状态下,该卡定用突起(26)的该卡定面(28)相对于与该外筒构件(14)的中心轴线正交的面的倾斜角度(θ)为45度以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理工株式会社,未经住友理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80039865.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分开的齿轮
- 下一篇:支撑支承件,尤其是导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