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沥青基炭纤维毡的不熔化炉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376910.5 | 申请日: | 2014-07-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769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 发明(设计)人: | 潘新亮;伍孝;林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创越炭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1F9/12 | 分类号: | D01F9/12 | 
| 代理公司: | 山西五维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4105 | 代理人: | 郭海燕 | 
| 地址: | 637400 四川省南***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属于沥青基炭纤维毡制备用不熔化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沥青基炭纤维毡的不熔化炉。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现有的不熔化炉炉膛温差大、风道存在死区、产品质量不稳定和运行成本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沥青基炭纤维毡的不熔化炉,它由多段单炉体通过法兰拼接而成,其中每段单炉体包括炉体、网链传动系统、热风循环系统和排风系统。所述网链传动系统由减速机、主动链轮、从动链轮、导轨、气动自动调整张紧机构、网带链、网带和改向轮组成;所述热风循环系统,包括耐高温循环风机、进风分布板、回风阻力板、两个补风管、两个空气过滤器和两个空气加热器;所述排风系统由两个排风管、排气总管和排气风机组成。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沥青 纤维 熔化炉 | ||
【主权项】:
                一种沥青基炭纤维毡的不熔化炉,其特征是:它由多段单炉体(1)通过法兰(2)拼接而成,最左边的单炉体连接在左机架(3)上,最右边的单炉体连接在右机架(4)上,其中每段单炉体包括炉体、网链传动系统、热风循环系统、排风系统、氮气灭火系统和温度控制系统组成;所述炉体由炉骨架(5)、炉壳(6)、保温层(7)和隔板(8)组成,炉壳(6)设置在炉骨架(5)的上方,保温层(7)设置在炉壳(6)的内表面,隔板(8)设置在炉壳(6)内并将炉壳(6)的内腔分隔成工作区(9)和风道区(10),工作区(9)和风道区(10)的左右两个端部是相通的;所述网链传动系统由减速机(11)、主动链轮(12)、从动链轮(13)、导轨(14)、气动自动调整张紧机构(15)、网带链(16)、网带(17)和改向轮(18)组成;减速机(11)和主动链轮(12)都设置在右机架(4)上,减速机(11)的输出轴与主动链轮(12)的轴相连接,从动链轮(13)设置在左机架(3)上,导轨(14)设置在工作区(9)内且横穿所有单炉体的工作区,导轨(14)的右端延伸到右机架(4)上,导轨(14)的左端延伸到左机架(3)上,气动自动调整张紧机构(15)设置在左机架(3)上,气动自动调整张紧机构(15)的气缸(19)与从动链轮(13)相连接以带动从动链轮(13)左右移动,网带链(16)设置在导轨(14)上且套在主动链轮(12)和从动链轮(13)上,网带(17)设置在网带链(16)上,改向轮(18)设置在右机架(4)上且纵向位置高于主动链轮(12)的顶端,网带链(16)穿过改向轮(18);所述热风循环系统,包括耐高温循环风机(23)、进风分布板(24)、回风阻力板(25)、两个补风管(20)、两个空气过滤器(21)和两个空气加热器(22),耐高温循环风机(23)设置在风道区(10)的中间,进风分布板(24)设置在工作区(9)的顶部中间,并在进风分布板(24)上设有若干通风孔(26),回风阻力板(25)设置在炉壳(6)内腔的两端用于隔断不同段单炉体之间空气的流通,两个补风管(20)都设置在炉壳(6)上并与风道区(10)相通,且两个补风管(20)分别位于耐高温循环风机(23)的左侧和右侧,两个空气过滤器(21)都设置在风道区(10)内并分别位于两个补风管(13)的左侧和右侧,且两个空气过滤器(21)分别位于耐高温循环风机(23)的左侧和右侧,两个空气加热器(22)都设置在风道区(10)内并分别位于两个补风管(20)的右侧和左侧,两个空气加热器(22)分别位于耐高温循环风机(23)的左侧和右侧;所述排风系统由两个排风管(27)、排气总管(28)和排气风机(29)组成,所述的两个排风管(27)都设置在炉壳(6)上并分别位于两个空气过滤器(21)的左侧和右侧且与风道区(10)相通,两个排风管(27)分别设置在耐高温循环风机(23)的左侧和右侧,排气总管(27)设置在炉壳(6)的顶部,排风管(27)的出风口与排气总管(27)相通,排气风机(29)设置在排气总管(28)的一端;所述温度控制系统由温度控制仪(30)、加热器测温热电偶(31)和炉膛温度监测热电偶(32)组成,加热器测温热电偶(31)的一端与温度控制仪(30)相连接,加热器测温热电偶(31)的另一端与空气加热器(22)相连接,炉膛温度监测热电偶(32)的一端与温度控制仪(30)相连接,炉膛温度监测热电偶(32)的另一端延伸在工作区(9)内;所述氮气灭火系统由氮气管(33)和炉体氮气阀门(34)组成,氮气管(33)设置在炉壳(6)上并与风道区(10)相通,炉体氮气阀门(34)设置在氮气管(33)上,氮气管与厂房供氮装置相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创越炭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创越炭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20376910.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拉丝机的可伸缩导丝机构
- 下一篇:倍捻并纱一体机





